宋錚之前也猜到了,《無人區》沒過審,除了趙保華之外,肯定還有別人在背地裏整他,隻是他就算想破頭都想不到,這個人居然會是蘇江華。
按說,雖然之前宋錚拒絕了蘇江華拋過來的橄欖枝,可是也不至於有這麼大的過節啊!
合作就是生意,兩方麵談不攏的情況也很常見,總不能因為成不了合作夥伴就成了冤家啊!
可事實卻真的發生了。
也虧的宋錚不知道背後的那個人是蘇江華,不然的話,估計又要燃燒不少腦細胞了。
《無人區》的事很順利,寧皓那邊準備再過一個月就開始補拍,他們這次姿態放得這麼低,想來到時候再送審,也沒有人還會難為他們了。
隻是不能在賀歲檔上映,這讓寧皓有些失望,他可是一門心思的想要和那些大導過過招呢。
今年準備在賀歲檔上映的電影可不少,馮曉剛的《夜宴》,陳愷歌的《無極》,都是大製作,現在《無人區》上不了,1+1公司今年能用來參與競爭的,也就隻剩下了徐爭的《人在囧途》。
宋錚正想著去《人在囧途》劇組看看,誰知道,突然接到了尚捷的電話。
“你說誰回來了?”
尚捷沒好氣的說道:“你年初一句話就把一幫人打發到韓國去了,現在人家跟那邊學了大半年,現在鍍金回來了,合著你都把這件事給忘了啊!”
韓國?
宋錚倒是記得,年初的時候,確實提到過韓國,不過那也是讓高曉頌和韓國那邊的經紀公司聯係,然後開展選秀活動,隻不過那次活動並不成功,花錢不少,連一個好苗子都沒選出來.
這怎麼還有韓國的事兒啊!?
尚捷也猜到宋錚是真的給忘了,又提醒了一句:“韓國KBS電視台,這下有印象了吧!”
宋錚一愣。
我艸了個蛋!
真TM給忘了一瓷實!
被尚捷這麼一提醒,宋錚這才想起來,他前兩天還琢磨著有件事給忘了呢,原來就是這碼子事。
當初他可是跟著湘南廣電的扛把子李維康說好了的,要為芒果衛視製作綜藝節目,結果一年忙得四腳朝天,又攤上了那麼多亂七八糟的事,就把這件事給忘了。
趕緊開車倒了公司,直奔會議室,走進去,看著正等著他的一幫人,還真有種心酸的感覺。
連男帶女一共十多個人,都是年初因為他一句話,就被發配到了韓國,整整待了將近一年的時間,現在這算是~~~~~~學成歸國啦?
宋錚還記得當初帶隊過去的是個叫辛青的年輕導演,應該就是那個眼鏡男了。
“宋總!”
宋錚看著對方要站起來,趕緊擺了擺手,道:“坐,都坐著,這一年辛苦大家了!”
看著宋錚擺出一副體恤下屬的樣子,尚捷忍不住翻了個白眼,要不是她提醒的話,估計宋錚都想不起來公司還有這麼一幫人呢。
宋錚也覺得有點兒尷尬,人家為了公司的發展,去韓國學習,結果他把這碼事都給忘了,實在是有點兒不地道。
“怎麼樣,這次去收獲一定不小吧!”
作為一個中國人,宋錚對韓國自然是一百個瞧不上,日本人的殖民地,美國人的兒子,中國人的三孫子,苦逼了一千多年,好不容易自己能當家作主了,就繞世界的亂汪汪,生怕別人察覺不到他們的存在。
可是有一點,即便是宋錚再怎麼不願意承認,也必須點個讚,那就是韓國人的娛樂產業。
真要是比較的話,國內的娛樂產業發展,還真的沒法和韓國人比,至少在娛樂精神方麵,國人真的是差遠了。
就像是人們都知道韓流,卻從來沒聽說過中流。
韓流最早是韓國人吹出來的,可是隨著發展,還真的成為了一種文化現象,這就是不爭的事實。
韓流湧入中國,最早是因韓劇,韓國這麼一個三無小國家,擁有的最大的資源恐怕就是娛樂圈了,偶像、演員的眾多,更推進了他們娛樂圈的發展,所以說韓劇裏往往有很多帥哥美女,因為這是他們的優勢和特色,當然,韓國人也不是沒有想法,他們還是會努力寫出很好的劇本,畢竟隻有情節、人物都很優秀,才會有人看,不論是電視劇還是電影,都是要依靠觀眾的反應來評價。
很多人喜歡韓劇,主要就是因為韓劇的畫麵很唯美,情節曲折,主人公養眼或是服裝、傳統文化方麵的特色突出。
最初韓流也隻是在亞洲範圍內肆虐,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韓國娛樂產業自身的發展,一直到宋錚重生的時候,韓流已經席卷世界,這其中自然也少不了電視劇、電影的傳播與推廣,少不了年輕偶像的宣傳,少不了韓國本國文化特色的吸引,娛樂圈在不斷的促進和阻撓中逐步發展,再借助於網絡的力量,自然會使各國人們對其充滿好奇,充滿興趣,形成一股強勁的潮流。
就算是宋錚這麼一個前世不怎麼關注隔壁小國家的人都知道,在一段時間裏,韓流是真的很火啊,他甚至都對什麼東方神起,exo、bigbang,還有宋仲基等等韓劇明星耳熟能詳。
其實在宋錚看來,韓劇還真不怎麼樣,也就是霸道總裁之類的,不過卻能夠滿足大部分女孩子的幻想。
還有那些個韓國音樂團體,優點是歌舞很棒,不過缺點就是,感覺都是流水線產物,看歌舞感覺每個團並沒有什麼不一樣,臉也差不多。
可是,中國人對於韓國人的接受度真的超高,比如後來在芒果衛視一檔綜藝節目裏的黃致列,明明長的油膩,唱功一般,為什麼就這麼多粉絲?
後來甚至發展到,隻要是個韓國人,在中國就一定會有大把粉絲。
那個時候,宋錚都不禁感歎:韓粉真的非常狂熱啊!
韓流到底為什麼在中國這麼火?
首先韓劇和韓國偶像的核心流都是夢幻美麗的幻想人設,針對的主流群體都是擁有少女心的家庭主婦和未成年少女,這點放在東亞這種男權文化圈中很容易引起女性共鳴,所以無論中日,還是東南亞都是被牢牢俘虜的。
但是中國是裏麵最特殊的情況,一是中國文化斷根三十年,斷層嚴重,人們在經濟發展的同時,並沒有創作出對應的文化發展,二是中國對於文化管製接近病態,導致中國的軟實力一直沒有很好的輸出,而中國大眾文化的消費群體又以青少年為主流,在缺乏本土文化的情況下,喜歡韓流也就很正常了。
另外,中國與日韓是同為儒家文化圈的,審美相似也是一點,東南亞那種黑皮混血並不吃香。
還有就是韓國對於中國的文化輸出也是最猛的,相對於市場成熟,本土競爭非常激烈的高冷日本,既沒本土文化,又人傻錢多市場大,隨便拍拍廣告一年不愁飯吃的中國,簡直是理想樂園。
其實,歸根到底還是中國娛樂圈沒有自己的產物。
既然沒有自己的,那麼幹脆就引進好了,韓劇韓綜就是乘著這股風,光明正大在中國電視上出現,這就占盡了天然優勢,要知道不是人人都能上網。
另外,韓流文化的核心特征,就是親和力十足,以及短平快,韓式服裝妝容好模仿,易上手,搭配方便,韓國料理食材簡單,料理方法輕鬆,大熱的韓劇劇情肯定不會太複雜,但人物一定很美好,韓國偶像一邊唱著洗腦的口水歌,一邊還奉獻著可愛的笑臉,誰會拒絕冰淇淋呢?
韓流狂潮自然也離不開本國政府的扶持,誰都知道,韓國文化產業快速發展的背後,就是政府大力扶持。
從1998年開始,韓國政府正式提出“文化立國”的戰略,將文化產業作為促進新世紀國家經濟發展的戰略性支柱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