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內地演藝界幾個花旦,宋錚一直對章紫怡都是最無感,事實上除了周訊之外,其他幾個經常被媒體捧在最高端得那些花旦,宋錚都不怎麼感冒,範兵兵過於狐媚,高園園太過漂亮,趙微智商欠費,徐靖蕾異常高冷,而章紫怡過於上進了。
章紫怡在其中算是最有故事的人,成了最聲名狼藉的姑娘,真真是讓人刮目相看。
章紫怡給人的感覺一直都是人緣不好,大眾沒來由地不待見她,估計連她自己都解釋不了。
其實原因不複雜,人們不喜歡一個姑娘性格好勝,也不喜歡她運氣太好,其實論緋聞,周訊一點不比章紫怡少,有文藝青年,有富二代,也有登徒子,但周訊每次戀愛都是賭命,永遠縱身而上,結果鮮血淋漓,還不長記性,愛在傷口撒鹽。
章紫怡就不一樣,在男歡女愛的道路上,她是武林高手,攻守兼備,予取予求,但奇怪的是,她總是選擇比她更高的對手,本想贈人蒙汗藥,結果總是被人麻翻,既敗了陣仗,也壞了名聲。
真和癡算是周訊弱點,也是她的優點,而章紫怡生性好強,不甘示弱,反倒容易吃悶虧。很多人說章紫怡急功近利,找的人都不是善茬兒,但如果換個角度理解,以她出道時的高處不勝寒,又有哪個青皮後生敢泡她?
最後隻能跟了閱人無數臉厚心黑的成功老男人,當然事實可能並非如此,對此,宋錚也隻能說,生活從來比肥皂劇豐富一百倍,而看生活的人,卻往往隻具備肥皂劇水平。
從霍家公子到外籍男友,從潑墨事件到今日說法,章紫怡的公眾形象一直穩步下行。
後來可能是經曆了浮華要回歸本真,章紫怡的緋聞在某一個時間節點瞬間消失了很長一段時間,再後來有記者采訪她,她說對愛情依然渴望,當愛情到來時“會像一隻小鳥兒一樣飛過去”。
外人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實是章紫怡的確開始尋找愛情,她重出江湖的第一段愛情更像次演習,努力但有點笨拙,挑的人也不太搭,到汪老夫子就有了愛誰誰豁出去了的勁兒。
但可惜的是,章紫怡認為正確的愛情,來的卻不是時候,遇到的也未必是合適的人,因為那個人比她更“聲名狼藉”。
這讓她自認終於到來的真正愛情,不僅沒得到人們的祝福,反而迎來漫天的口水,對於一個剛剛走出來的人,這很悲劇不是嗎?
境界可以改變,性格則很難,環境越是不好,反倒可能激發章紫怡的鬥誌,可在愛情方麵人沒辦法和命運較勁,這事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有的人諸事順遂,有的人則注定坎坷,不公平但沒轍,事業眷顧爭強好勝的孩子,但愛情總是恰恰相反。
宋錚不想評價別人的私生活,盡管那些新聞也會影響到他對一個人的感官,但是也僅此而已,如果單純站在一個同行的角度,章紫怡一直都是他非常欣賞的一位演員。
宋錚喜歡章紫怡在《一代宗師》裏的宮二,這個角色如果換一個人來演的話,或許就毀了,唯獨章紫怡來演,讓人從心裏感到信服。
宋錚還喜歡那部沒什麼影響力的《最愛》,拍這個片子的時候,章紫怡剛剛經曆“三重門”,顧常衛頗有“世人皆欲殺,吾意獨憐才”的精神,將章紫怡帶到山溝裏呆了半年。
命運仿佛是故意捉弄,又仿佛有意啟示,讓章紫怡和郭傅城在電影演了一對愛人,都感染了艾.滋.病,在村裏人歧視中相憐相愛,成為世人眼中的“奸.夫.淫.婦”,最後一同死去。
這對章紫怡既是折磨,同時又是救贖,就像心理醫生救助病人,常要她把不堪回首的經曆講出來,直麵才能放下,隻要躲避就永遠無法治愈,章紫怡演琴琴,大概就類似這樣一個心理療程。
宋錚相信顧常衛和《最愛》救了章紫怡一回,所以章紫怡才會說:“那段時間我不敢有自己的世界,因為如果我活在自己的世界裏,我隻有去上吊了,是琴琴救了我一命,活在她的世界裏,跟她一起感受命運的曲折,她不是一個角色,她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陪伴我直到盡頭。”
也許角色帶給章紫怡的不止是治病救人,還有靈魂的事,章紫怡最幸運的是,不管現實生活如何雞毛,她總會遇到好導演和好角色,《我的父親母親》和《臥虎藏龍》讓她走向成功也走向迷失,而《最愛》和《一代宗師》讓她有機會沉潛反思。
跟顧常衛半年,再跟王佳衛三年,章紫怡演藝生涯的第二階段、人生的黑暗時期,遂有了停盤調整的環境,也有了推開另一扇門的機會,褪去了浮華,回歸本真,這才有了後來《一代宗師》裏的精彩演繹。
總之,這是一個好演員,但是,處在生活當中,宋錚卻不想和這個好演員有任何交集,一丁點兒都不想有,可是現在,他卻不得不去麵對。
章紫怡是個很善於交際的人,這在以前宋錚對章紫怡的印象當中就是一個非常顯眼的標簽,剛剛還在和周訊彼此稱呼著“章小姐”,“周小姐”,可是沒過十分鍾,就變成了“小訊姐”,“子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