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開場,放映廳裏坐了將近九成,其中有宋錚的影迷,專程來捧場的,也有獅門影業邀請來的媒體,影評人,接下來票房如何,還要拜托這些人手裏的那支筆,當然了,指望著單憑公關就讓這些人都說《烏雲背後的幸福線》的好話,那肯定不現實,事實上,今天被請來的這些人,其中就有不少是特地來挑毛病的。
一個中國人居然也敢挑戰文藝片!
好吧,在大佬美的眼裏,他們國家的東西都是最好的,外國人在他們的眼裏,都是土鱉!
簡短的片頭過去,進入了故事情節,那些媒體記者和影評家們也紛紛正襟危坐,既然是來挑毛病的,那麼至少要掌握一些材料,總不能睜著眼睛胡咧咧,那樣可是對專業素養的玷汙。
沒有故作深沉的東拉西扯,故事從一開始就進入了主線,電影前期宣傳的時候,人們就已經知道了,這是一部愛情片,但是現在真正看到這部電影的真容,卻發現,它並不像一部電影,更像是普通人的一個愛情紀錄片。
故事很瑣碎,整整兩個小時的電影場景拍攝,幾乎都在美式家庭房子內進行,親人之間的互相親昵,朋友間的稱兄道弟,還有循循漸近,緩緩導入的愛情關係。
這裏的幸福就是與心愛的人在一起,彼此看著對方幸福的笑臉,攜手共度餘生,總的來說,這是一個普通的電影故事,普通到深入人心。
故事講述的是兩個在生活裏不被認同的瘋子間出人意料的愛情故事,咆哮吵鬧裏總會冷不防冒出溫暖,幽默的精彩對白。
派特其實一開始就愛上蒂凡尼了,從朋友家兩人對各類精神類抗抑鬱藥物津津有味的討論,他們就發現彼此是一個世界的人,在回家的路上,開始敞開心交流,在蒂凡尼那個巴掌後,派特回家便魂不守舍,拚命的馬上要找他和妮琪結婚的錄像帶,因為這個時候他不想麵對那個已經愛上蒂凡尼的自己,希望在結婚錄像帶裏找回對妮琪的回憶,對她的愛。
轉天早上在晨跑時相遇,派特跑到蒂凡尼家的時候,不由自主的朝這裏張望,但他此時此刻還不知道如何麵對蒂凡尼。
而這個情節裏的蒂凡尼實在是太可愛了,一直跟著派特,而派特發現擺脫不了她,開始加速跑的時候,朝地上狠狠的吐了一口fug痰,蒂凡尼馬上也像模像樣的吐了一口,對應前麵好幾個metoo,表達了兩人瘋狂屬性的統一,讓放映廳裏頓時響起了一陣輕笑聲。
在餐廳裏的這場戲,張婧初演的非常出彩,派特終於開始嚐試先從朋友做起,兩人進一步深入交談後,蒂凡尼原以為他們是非常合拍的同類瘋子,沒想到派特居然以為她和他不是同類人,是一個比他還瘋狂的存在,這種特別撇清關係的疏離感讓蒂凡尼心碎與憤怒,那個誇張表情的大笑,不失瘋狂而又可愛,滿滿的不被理解的失望。
緊接著,蒂凡尼就狠狠的報複了派特一下,謊稱派特騷擾,但看在他那麼可憐無助的表情下,最終還是心軟了。
這一段裏,宋錚將派特那可憐,不想傷害別人,無所依靠,被人誤解,演的也十分出彩。
接下來,蒂凡尼以幫妮琪寫信為理由,讓派特陪她跳舞,這段時間兩人感情迅速升溫,在或慢或快的舞步節拍中,兩人心的頻率也交織在了一個節奏裏,優雅的融於音樂裏,融於彼此。
可是隨後派特的失約,蒂凡尼的憤怒上門,把原本主線的愛情和附線的親情交織到了一起,蒂凡尼對於球賽的熟悉程度,直接讓德尼羅老爺子扮演的派特父親大吃一驚,開始對這個“媳婦”萌生好感。
至於那個賭博,前世原版上映之後,有不少人批評這是本片的敗筆,過於俗套刻意,宋錚倒覺得沒那麼嚴重。
橄欖球在美國人心中的地位,原比一些人想象的重要,這已經不光光是場體育運動,是一個象征希望,拚搏,奮鬥,乃至重新崛起的代表性符號。
而整部影片也需要這個振奮的收尾,來結合烏雲背後的愛情和親情兩條最終通往幸福的線,所以,最終還是被宋錚保留了下來。
至於那些信,所有人都看明白了,其實派特在父親打賭,自己退出的那個晚上,就知道了信不是妮琪寫的,他在屋子外回望屋裏的那個瞬間,這一個鏡頭已經交待的非常清楚了。
而在蒂凡尼幫派特係領帶的那個場景裏,有一個鏡頭是跑特突然拿起一封信塞進西裝裏,這是為最後的表白做了一個伏筆。
比賽那段舞蹈,是本片最高.潮的一個點,這段舞直接把這片的品質拉升了一個檔次,在這段舞蹈當中,兩個人已經完全融入了彼此,不光是動作的一致,每一個你來我往,情愫暗湧,交織的表情都顯得那麼濃情默默,徹底宣告了兩個人的愛情已經開花結果,是天生一對。
為了這段舞蹈,宋錚和張婧初可沒少遭罪,拍攝期間一直在沒日沒夜的訓練,張婧初好歹還有點兒舞蹈的功底,而宋錚則完全是個舞蹈白癡,他可以做任何事,唯獨跳舞,對他來說實在是太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