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導演在工作的時候,最頭疼的就是遇到戲霸,黃健鑫現在就遇到了這種事,而且他頭疼的程度還要擴大三倍,一場戲就遇見三個戲霸,這TM還是人過的日子嗎?
好在讓這三個人湊在一起也就這麼一場戲,真要是再來幾次的話,黃建新感覺自己的腦袋都要裂開了。
這場戲拍完,仨人暫時沒有別的事兒,就湊到一起聊了起來,都是圈兒裏的大咖,都是演技派的代表人物,共同的話題有很多。
以前宋錚一直以為陳到明是個很難接近的人,結果在來的路上,兩個人接觸過後才知道,人家那是內秀,才不是清高,熟悉了之後,就能感覺到,和他在一起,給人的感覺非常舒服,他的話不多,每一句話都恰到好處,不會讓人覺得聒噪,也不會讓人覺得冷淡。
作為演員,陳到明也值得每一個同行尊重,在這個越來越浮躁的圈子裏,陳到明絕對是那種難得的一門心思就放在表演上的好演員。
之所以這麼說,首先就是因為,陳到明從來不輕易的選劇本,是那種真正的不會輕易為了錢而動搖的演員!
這個可能是在所有圈內演員中比較特殊的一個人,他演的戲都是經過了深思熟慮後才接的,而且每一部戲都要在劇本上有所改動,在影視界做事如此認真的可謂少之又少。
另外,陳到明演的任何一部戲,都不會輕易的把角色泛泛化,他的每一部戲都要有一定的內容,而不是單純的為了一個搞笑、刺激、過癮來做的,而是深入人心的。
他演戲演的都是角色,而不是在作秀,現在的影視作品裏,能看到很多作秀的演員,但是陳到明從他的第一部電視劇《末代皇帝》開始,他就沒有單純的把這個人物隻是完成了什麼給敘述了出來,他不單純是在演戲,而且是在演好每一個人,所以一般人看他的戲需要有一定的水平才能看懂,因為他演戲需要有一定的文化底蘊。
再有就是陳到明在劇組力從來不會隨聲附和,經常與導演爭執,這並非什麼意氣之爭,而是真正的在對表演這門藝術負責。
總的來說,這是一件好事,說明這個人對這部戲有他自己的思考,而不是單純的導演讓做什麼,他就做什麼,而是他的想法一定要和導演去溝通,這一點說起來容易,做起來不那麼簡單!
因為導演是一個電視劇的主心骨,演員是作為導演的副手,如果要是演員要給導演提意見,那是有著相當出色的經驗的人,才能夠讓導演接受的,因此陳到明在這點上來說是一個負責的演員。
關於他這個人,宋錚雖然接觸的事件不長,卻也有了一番他的評價,陳到明絕對稱得上是一個好人、一個正人,一個為了一部戲能夠付出真感情的人,一個為了自己的事業需要縝密思考的人。
這樣一個人,即便是男人麵對他,也不會心生嫉妒,最強烈的感覺就是欣賞,發自內心的欣賞。
如果說陳到明是一杯水,平平淡淡,卻能讓人回味無窮的話,薑紋就是一杯烈酒,他在中國影壇,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存在,他是被普通觀眾、影迷、知識分子,還有官方四位一體“熱愛”的導演。然而他又被稱為“荷爾蒙的代言人”,像是斯拉夫或者拉美人種混血中國,電影裏混雜著粗野、流.氓、玩世不恭、縱.欲卻又空虛的味道,智商及價值觀上的優越感滲透在他作品的每一幀中。
想要了解薑紋這個人,當然避不開他的身世,他和王碩、崔建等人一樣,都出生於軍隊大院,屬於類權貴,或者接近權貴的家庭,有著天然的政治和生活境遇的優越感,同時也獲得更廣泛的知識渠道,所以當整個烏托邦願景被迅速置換為金錢第一的實利主義時,有著足夠的落差讓他們幻滅,而他們的知識背景,又能讓他們玩味與醞釀出悲觀主義的花朵。
就像崔建用搖滾呐喊出惶惑與憤怒,王碩用不正經對抗著理想坍塌所帶來的空虛。必須要承認的是,他們的這種惶惑是貴族式的,有足夠多的擁有,才能支持這種破滅之後的錯愕。
薑紋給人的感覺就像是崔建和王碩的結合體,他同時兼具批判與溫柔兩種素質,他強悍又脆弱,他嚴肅又絕對不放棄油嘴滑舌的樂趣。
在他最個人化的《陽光燦爛的日子》和《太陽照常升起》裏,人們能看到革命美學與個人傷懷的美麗結合。
馬曉軍等人提著板磚在國際歌中騎自行車前行時,對革命的崇拜與反思同時出現在這個畫麵中,它是浪漫與殘酷的雙.飛,是陶醉與虛無的並置,是牛逼與傻逼的雙重表演。
而《太陽照常升起》最後沙漠裏的狂歡同樣如此,這種近似乎庫斯圖裏卡的放.蕩,有著理想行將破滅的悲壯,也有著那種高.潮到死的深刻傷感。
簡單地說,最高級的革命敘事,多少有點兒暴力美學的味道,而薑紋的電影,應該是其中的最高級者,它同時有著迷醉與痛楚的味道,放.蕩與純潔在一瞬間融為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