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變成了從海上吹來的東南風,江州的夏天便真的來了。繁花似錦的季節裏,三十度的高溫卻依舊烘不熱俞旻楠冰冷的心。三十歲前,他是市委大院裏起得最早的一批人,那時候連清潔衛生的阿姨都感歎這樣的小夥子如果不受重用簡直就沒有天理了。石明執政中後期,俞旻楠成為江州政界的一顆冉冉新星,所有人都覺得,市委秘書長的位置,總有一天是俞旻楠的,甚至連俞旻楠自己也覺得,不光是一個常委秘書長,未來市長、書記甚至一方封疆大吏他都能踮踮腳夠得著。所謂意氣風發、揮斥方遒不過如此!
隨著石明的雙規,時任副書記、市長的杜國彬代行書記職權,被石明壓得抬不起頭的杜市長第一時間對以俞旻楠為首的石係人馬進行了大幅度調整,副秘書長俞旻楠直接被扔去了市氣象局,其餘所有石係人馬都被杜國彬借著石明倒台的東風在第一時間進行了清洗,絕大多數都從重要崗位調到了檔案局、林業局這樣一些沒有實權的單位。
俞旻楠喜歡騎自行車上班,因為氣象局離家很近,走路也不過二十分鍾的步程,驃自行車會把時間縮短到七分鍾。江州政府單位都是朝九晚五製,所以俞旻楠如今每天早上八點五十二分鍾準時出門,八點五十九點進入氣象局小院,留一分鍾從停車的地方走到二樓自己的辦公室,恰好九點整。
氣象局是實實在在的清水衙門,專業性又較強,俞旻楠這種事務型官員並沒有多少發揮的空間,用一個月時間把氣象局上上下下摸排了一遍,又用一個月時間將局裏的所有工作梳理了一遍,然後就發現自己這個一把手局長居然無事可做了。俞旻楠是個閑不下來的人,哪怕仕途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短暫地失落後他便開始一麵潛心研究氣象專業,同時把自己丟掉多年的書法愛好重新撿拾了起來,兩年時間,不但出版了一本關於氣象與生活的專業學術類的專著,而且還被拿了兩個全國範圍的書法大獎,被省書法協會吸納為會員。
九點差一分,俞旻楠一路笑著跟擦肩而過的同事們打著招呼,腳步輕快地從陳舊的水泥樓梯走向自己位於二樓的辦公室,還未到二樓,就看到辦公室主任老林提著熱水瓶和杯子從樓梯口經過。
“早啊,老林!”這是俞旻楠的習慣,主動跟每個下屬打招呼。
辦公室主任老林一看俞旻楠來了,立馬掉後小碎步地靠過來,看神態竟有些著急:“局長,來了位客人,我沒敢怠慢,請到你辦公室等著了。”
“客人?”俞旻楠皺了皺眉。
老林一看俞旻楠皺眉,就知道這位不過三十出頭的局長在想什麼,笑了笑,小聲道:“放心,不是造房子那些人!”前些年樓市一片大好,防雷檢測是氣象局負責的,有些偷工減料的開發商就把主意打到了局長的身上。俞旻楠開始還願意跟那些地產商周旋周旋,到後來幹脆就一律謝客了。
俞旻楠奇道:“那是誰?”
老林湊到俞旻楠耳邊小聲嘀咕了兩句,俞旻楠猛地抬頭驚愕道:“他來找我幹什麼?”
老林笑得意味深長:“局長,我覺得不像是壞事!”
俞旻楠點點頭,卻仍舊百思不得其解:“走吧,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俞旻楠走進辦公室的時候,那位年輕的副市長正坐在茶幾上看一冊巴掌大小的書,掃了一眼俞旻楠就看出這是一本泰戈爾的《飛鳥集》,因為同樣的隨身攜帶本他也有,而且就時常放在自己的床頭,這讓他對這個年輕的副市長的第一印象相當不錯。
“李市長!”俞旻楠是幹過副秘書長的人,迎來送往本就是強項,此時一臉熱情地走進來,從頭到腳都自然至極。
李雲道放下詩集,起身與俞旻楠握手:“俞局長,我這個不速之客不打招呼就上門了,還請見諒啊!”
俞旻楠笑著道:“哪裏的話,李市長親自來視察氣象局的工作,我歡迎還來不及呢!坐坐坐,正好嚐嚐今年的本地新茶!咱們江州的茶雖然比不上碧螺春和西湖龍井,但也別有一番滋味!”
老林泡好茶就退了出去,臨離開前還很懂事的幫局長掩上的辦公室的門——顯然這位並不分管氣象工作的副市長醉翁之意不在酒。
李雲道學識淵博,俞旻楠也見多識廣,加上同樣愛好書法,隻聊了半個鍾頭,這位昔日的市委副秘書長對眼前的副市長生出了一絲相見恨晚的感覺,這讓他自己都覺得很不可思議,不過他心裏也很清楚,這位年輕的副市長顯然並不是來跟自己討論書法、詩集和三山五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