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吧…”目睹著婷郡主的身影一直消失在盡頭,王仁轉身離開了皖城。
皖城和村子隻有一條官道,每次進出皖城都必須從這條道進。這條道路同樣也是各國商人進出皖城的必經之路,所以這條路熱鬧非凡。
“這麼熱鬧啊!”雖然這不是王仁第一次走這個官道,可是由於剛才一直坐在馬車裏被簾子所遮擋,再加上王仁的心思也全都在婷郡主的身上,所以也就不曾看到這熱鬧非凡的場景。
官道上來來往往的都是推著貨物前往皖城趕集的商人,這些人大大小小都隨身攜帶著一些貨物,視距離的遠近,越遠,所帶的東西越少,相反越近的,東西也就多了。
隻不過所有的人都有相同的一點,每個人的臉上都是灰蒙蒙的,汗水也落個不停。
皖城的官道是依皖水而建,皖城之所以為皖,一方麵是因為皖山,而另一方麵也包含了皖水的意思。皖水乃是長江的一條支流,雖不及上遊的漢江那麼長,可是在長江的支流中也算的上是排上名號的,皖水從皖城而過,是皖城天然的護城河,這條河雖然穿城而過,可是自古以來對水的畏懼都是無以複加的,所以皖水至今還保持著他的處女之身。
王仁剛一踏上官道,就被這波光粼粼的河水所吸引,平靜的湖麵隨著微風泛起一陣漣漪,不像現代工廠林立,汙水橫流,由於沒有人類痕跡的踏足,皖水一直保留著它那純天然的氣息,不時還能見到鳥兒,魚兒共同棲息在這片河水中的情景。
“多美啊…”這是王仁對皖水的第一印象,皖水縱橫五百多裏,流經皖,桐,柏,英,楚,六幾國,其中在皖國的流域麵積最廣,達到了兩百多裏?
皖水極其清澈,從岸上就可以直視水底,不時水中還有兩三條魚遊來遊去。
“魚…”我怎麼沒有想到呢!王仁一拍大腦,直罵自己笨,自己們守著這麼大的一塊資源竟然不懂得利用,還要到處去尋找食物,這不就和騎驢找馬是一樣的嘛!
雖然在夏朝的時候,人們已經知道魚是一種可以食用的食物,可是由於人類對水的畏懼和沒有好的捕魚工具,光靠釣魚不可能大規模的捕食到,再加上人類這時候沒有什麼辦法去除魚身上的腥味,這也是春秋時期的人之所以沒有大量捕撈魚的重要原因。
看著皖水那連綿不覺的長度,王仁可以想象的到在這水底有多少豐富的魚兒在暢遊著,如果把他們全部打撈起來的話絕對可以滿足整個皖國人一年的口糧,一年啊,整整一年的口糧。
魚隻要去除了魚腥味,不僅味道鮮美,而且做法還多樣,可以生吃,可以煮熟,可以曬幹,可以烤串,總之魚的吃法太多太多,這時代的人沒有辦法去初魚腥味,可不代表王仁就沒有辦法,王仁雖然沒有做過魚,可是吃魚多少年的經驗讓他對去除魚腥味也有了大致的了解,王仁至少能想出兩三種去除魚腥味的辦法,當然前提是有充足的原料。
一想到河裏的水,王仁又不經想起了河裏其他的寶貝,什麼螺絲啊,蟮魚啊,還有那大閘蟹,小龍蝦,尤其是那小龍蝦,王仁現在感覺一提起它,那口水就忍不住嘩嘩的往下流,小龍蝦可是個好東西啊,尤其這時候正是大吃龍蝦的好季節。
“不對,不對,我還忽略了什麼,忽略了什麼…”王仁總感覺自己還忽略了什麼東西,可是具體是什麼東西,一時之間又想不起來。
看著穿流不息的人群,王仁似乎又想到了什麼,“對,船運,船運…”
王仁這才想到難怪自己一直覺得這似乎缺了點什麼,這缺了的不是別的,就是船。路上貨物,人流絡繹不絕,然而這河上卻安靜的可以,按理說不應該這樣的,至少河道上也不應該安靜成這樣。
我國是曆史記載最早使用船隻的國家之一,但是那時候的船隻製造簡單,隻是單一在一棵樹上鑿一個洞而已,根本不能大規模運用。春秋時期,對於船隻的製造有了一定的進步,船隻樣式和運行能力上都有了提高,但是在根本上,還是沒有解決船隻大規模運用的難題,再加上人類天生對水的恐懼,所以船隻很難在中原各國得到推廣,更不用說用船隻來運載貨物了。或許也隻有王仁這樣的另類能夠想到。
所有的人似乎都不看好船隻運用在貨物運輸上,而王仁卻恰恰相反,他十分看好船隻的運用,皖城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水係的環繞,商貿的發達,來來往往的客商都齊聚皖城這塊,大量的貨物運輸是必不可少的,可是如果純粹靠陸路運輸,不僅路途遙遠不說,而且運載量極小且多不安全,對於那些路途遙遠的商客來說絕對是一個難以解決的問題。
而如果船運開通了的話,那就大不一樣了,不僅運載量小的問題解決了,安全和舒適的問題也一並得到解決,這樣,六,桐,柏,楚國的商人必將絡繹不絕,攜帶的貿易物品和種類將會大幅度得到提升。而王仁也將會賺的錢財滿滿,不僅這樣船運的開通更加有助於調兵的方便,皖水直通柏,六,英,桐,楚幾國,到時候隻要楊帆起航就可以率兵直至各個國家的都城,這對於王仁來說才是最重要的,有了這麼樣的聯通便宜,對於以後王仁兵霸江淮是絕對大有好處的。
而如今現在最關鍵的問題則是如何取得皖國境內皖河的管理權?王仁倒顯得有點迫不及待了,這樣的好生意,那可是耽誤一天損失一天。
“走,我們回皖城…”
第十二章“走,我們回去…”王仁有點迫不及待了,雖然剛從皖城出來不到半個時辰,但是王仁還是堅持返回皖城,因為他想到了有一個人可以幫助自己拿到皖城,而現在去則是最佳的選擇。
這次王仁沒有把他的兩百多信徒帶上,一個是不想在發生剛才在城門口的那個麻煩,二個則是打發這些信徒上山砍樹,雖然現在還沒有拿到皖河的開發權,可是卻一點也不影響王仁開始前期的準備工作。
剛才離皖城走的不是太遠,所以不大一會兒的功夫,王仁他們就又到了皖城城樓下。
第一次來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婷郡主身上,哪顧得上仔細觀察皖城,皖城的城門樓子是由上好的青磚石堆砌而成,城牆像一條臥著的巨蛇一樣,連綿不絕。皖城由於地理位置重要,即是皖國的商貿城市也是皖國的邊界城市,所以這裏的城池築的是結實而又美觀,和所有城市一樣,皖城有四個城門,東,西,南,北,四門,每門都有十幾軍士在那駐守,負責盤查來往路人。高大的石拱,漆紅色的城門都向來往的路人顯示著他的不可侵犯。
進入皖城,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他的第二道城牆,內城,雖然是春秋,可是內外城結合早就已經得到運用,內城主要是皖城百姓居住的地方,內城的修築沒有外城的宏偉和堅固,可是你要是以為內城好攻破的話那就錯了,雖然內城的城牆比不上外城,可是那千斤巨石修建而成的城門可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光是要突破這千斤巨石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在外城和內城之間主要分布的是皖城的商業區,皖城以商業繁榮,所以它對商業的鼓勵也是空前的,不僅對來往的商人優惠不已,而且還把整個外城全都給了商業,作為商業區。
整個皖城外城,共分東西兩大集市,東市一般以皖國本國商人為主,由於皖國是一個小國,所以本國的商業也不是太繁榮,所以倒可忽略不計,相反西市則是以周邊各國商人為主,桐,柏,六,英,楚,幾國的商人都會把各自販賣的貨物帶到西市在固定的時間內統一進行售賣,西市不僅各國商人多,而且貨物種類多,所以來到皖城不得不去的地方就是西市,由於西市的商人不斷增多,慢慢的一些商人也開始向東市轉移,原先分界明顯的東西市也漸漸的變得差不多了。
皖城的集市隻能兩個字來形容“熱鬧…”走在皖城的大街上,王仁就感覺這就是後世所謂的廟會,在固定的時間。固定的場所,由一些商人自發組織在一起叫賣。西市來往叫賣聲不絕,有英國的商人在叫賣毛皮,有柏國的商人在叫賣柴火,有桐國的商人在叫賣肉食,更有楚國的商人竟然在叫賣奴隸。
“快來看啊,健康壯碩的奴隸,誰買回去誰幸福啊!”一個身材矮小,卻又透著精明的小個子在那指著台上跪著的十個奴隸扯起嗓子叫賣著。
楚國是周天子分封的諸侯國之一,但是這個國家和中原一些諸侯國有些不同,中原的諸侯國深受宗法禮製的影響,而楚國由於和南蠻接壤,常年不斷的征戰讓這個國家養成了崇武好戰的習俗,大量的戰爭必將導致大量的俘虜,一開始楚國也是抓到俘虜就砍殺,可是後來慢慢的楚國發現與其這樣白白殺掉俘虜倒不如讓他們替楚國賺錢,所以以後大量的楚國商人在各地奔波總是帶著大量的奴隸,而他們的商品就是這些會說話的工具。
王仁很快就被小個子的叫賣聲給吸引了,而此時小個子的賣區早就裏三層外三層擠滿了前來看熱鬧的人流。
“麻煩讓一下,讓一下…”王仁真是好不容易才擠出一條血路。
“快來看啊,便宜又實惠的奴隸啊!快來買啊!”小個子依然還是在不斷的推銷著自己的商品,雖然圍觀的人很多,可是真正想買的卻沒有幾個,不是人們不想買,而是這個奴隸的價格有點高。小個子雖然極力吹噓著自己的價格是市場上最低的,可是一個奴隸一百錢的價格卻不是什麼人都能承受的,再加上奴隸買回去雖然能幫助自己做事,可是圈養奴隸又得花費不少的糧食,這也讓很多有想法的人望而卻步。
“快來買啊,便宜啦,現在一個隻要九十錢啦…”吆喝了好久,見圍觀的眾人絲毫沒有要買的意思,小個子也有點著急了,開始想起了降價主意。
“九十錢了,九十錢了…”小個子又扯開嗓子吆喝了起來。“你看這奴隸多聽話…”似乎怕人不信,小個子踹了一個身材高大的奴隸一腳,可那奴隸卻一點反應也沒有。小個子極力的推銷著自己奴隸的好處。
台上跪著七八個披頭散發,臉上布滿了傷痕的奴隸,四男三女全都莫無表情的跪倒在台上,似乎眼前的一切都和自己無關。
當小個還在焦慮自己賣不掉奴隸的時候,突然發現前方的有一個人正不停的對著自己打著眼色。
“怎麼了,公子你要買嗎?”小個現在急得不得了,一見到人就不停問是否願意購買他的商品。
詢問小個的不是別人,正是在那觀望了好久的王仁。
“你這裏的人我全要了…”王仁也不廢話。
“真的?”小個有點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不光這些,以後你的貨我都要,但是我隻要體格健壯的男子。”
“好,好…”小個是真高興的不得了,沒想到峰回路轉找到了個這麼大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