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關,是長城的一個主要關隘,古稱榆關。它依山控海,外圍山勢陡
峭,形勢異常險要,是一座舉世聞名的曆史古城。這個雄偉的關城,城
牆高13米,寬可五馬並行,全城占地8平方公裏,像一座巨大的堡壘,
成為河北、遼寧、熱河三省的戰略聯結點,是東北進入華北的咽喉要塞
,素有“兩京鎖鑰無歸地,萬裏長城第一關”之美稱。
日本侵略軍早已覬覦山海關。東北的日本關東軍從關外步步進逼,
天津的日本駐屯軍不斷從關內騷擾,這樣就使山海關處於腹背受敵之境
。
有人要問,這時的關內怎麼會有日本軍隊呢?事情可以追溯到1900
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的罪惡之役,《辛醜條約》的簽訂,北京經天津直
到山海關,沿途戰略要地如廊坊、天津、塘沽、秦皇島和山海關等,都
曾有英、法、意、日、俄等外國軍隊。日本軍隊最多。
日本軍隊在榆關設有日本憲兵隊分遣所,又駐有日本守備隊,榆關
的南門和東門都在日本駐軍的監視之下,整個榆關城又處於沿海日本海
軍大炮的射程之內,西南不遠又有秦皇島的日本駐軍可以隨時切斷我軍
的退路。榆關東北又有日軍五眼城至吳家嶺之線,居高臨下可以控製榆
關。日本侵略者還憑著不平等條約的掩護,在榆關周圍到處活動。日本
政府和軍隊的密探,關東軍司令部和“滿洲國”所派的情報人員,以及
浪人、走私者、販毒者,皆雲集榆關,這一切都是在日本駐軍的操縱下
進行的。
當時,中國軍隊在榆關的部署力量較為薄弱。東北軍第9旅不足萬
人分布於此一帶,在榆關者僅旅部及兩個營的兵力。在山海關附近的林
榆縣城,還有何柱國旅長兼警備司令臨榆警備司令部。可是在林榆縣城
的南門外車站還駐有日本的守備隊,車站南不遠則是日本兵營,東門外
距前俄國兵營不遠又是關東軍。
山海關的我國軍隊,正處於日本侵略軍的前後夾擊,陸海空軍的嚴
密包圍之中。停泊在海麵上的日本海軍兵艦增至10餘艘,其大炮火力能
與陸上兵力以有力支援;海軍陸戰隊又隨時可以登陸參戰;駐榆日軍繼
續增加步、炮、工兵,加緊運來軍械彈藥;航空母艦上,每日航空隊編
組飛行,對榆關城進行威脅。
麵對日軍的進逼,榆關前線的中國防禦部隊的主力,隻有東北軍獨
立第9旅。該旅轄三個團,第626團駐榆關城,第625師駐防唐山,第627
團駐紮秦皇島及海陽鎮,由旅長何柱國統一指揮,旅部設於榆關。雖然
中國軍隊人數不多,但各個精神抖擻,土氣高昂,已是眾誌成城,構築
起一道銅牆鐵壁。
1932年12月8日,關外日軍步兵第5聯隊裝甲車一列,開至輸關車站
東端的長城缺口,向城**擊,榆關之戰由此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