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節為吃飯而戰(1 / 2)

在遼西有了立足之地的張道遠開始琢磨這群人以後的出路,一千來號人每天吃飯都需要上千斤,每天都需要為生活費發愁,依靠從土匪手裏弄來的那點錢和物資根本維持不了半個月,張道遠坐在自己的房間裏看著茶壺茶碗發呆,現在已經是十月份,東北的冬天是非常冷的,部隊的棉衣還沒有,糧食也快吃完,加上不斷的聽說別的隊伍在打擊鬼子他可有點著急,隊伍要生存就必須打仗,還必須打勝仗。

張釋信已經看出來他的擔心,他進門以後就把地圖鋪在桌子上,“大哥,這幾天總算把窩給收拾好了,山上山下的防禦陣地也修好了,我們總不能在這裏當地主,附近還沒有路過的鬼子,我們要主動出擊才能繳獲足夠的武器彈藥,現在人多槍少,十個步兵連一半的士兵沒有武器,我已經想好了怎麼搞裝備。”

“你的意思是打鬼子的運輸隊?” 張道遠看不懂軍用地圖,張釋信指著地圖上的一個地點就說:“鬼子現在控製了省城,主力部隊除了在大城市以外就是在各個交通要道駐紮,目前他們正在忙著占領吉林和黑龍江,部隊雖然多但是控製不了所有的地方,補給線也越來越長,我們可以在省城的北邊找機會打鬼子的伏擊,最好是打運輸隊,容易補充我們的物資。”

“有合適的地點麼?”

“我這幾天出去選了一處地方,我打算在這裏打伏擊,需要把部隊的主力全部帶上,雖然是打運輸隊的伏擊,你也要做好準備,可能會有重大傷亡,我打算帶上秦漢傑去,家裏就交給大哥,希望這次主動出擊可以解決隊伍過冬的問題,等下了雪道路不好走的時候我們就呆在家裏練兵。” 張釋信基本考慮好了打埋伏的細節,張道遠是警察出身,對於打仗還比較外行,所以他隻好讓張釋信去,“你什麼時候出發?”

“天一黑就走,夜間行動方便,路我已經探過。” 張釋信邊說邊整理裝備,把自己的寶刀背上,手提機關槍也挎上,張道遠看看窗外,太陽已經快落山,“你出去一定小心,快去快回,路上有什麼情況就派人回來告訴我。”

“好。”

**百人的隊伍在山溝裏隻呆了幾天就離開這裏出去打鬼子,這幾天當家的給他們吃的也不錯,甚至比部隊裏的夥食還好,不少參加隊伍的散兵都不想回去找部隊,在那吃飯不是吃?張釋信騎著戰馬帶著隊伍小心的繞開人多的集鎮,專門從人少的小路走,因為沒走最近的道路,所以在路上耽誤了幾天。

等到了他勘察過的伏擊地點的時候他讓部隊駐紮在公路附近的山後邊,他來到山頂上看著山下的路,讓他失望的是這條路跟以前的情況不一樣了,每隔一段就有一個哨卡,哨卡之間還有巡邏隊,不少投靠鬼子的漢奸武裝還幫著鬼子守衛公路,既然有人守那證明這段路一定有價值,要總過作戰部隊用不著守著,有打埋伏的也容易被戰鬥部隊擊退。

“這裏怎麼相聚十幾裏地就有兩個哨所?” 秦漢傑拿著張釋信的望遠鏡觀察著預設戰場,“別的地方幾十裏地才有一個哨所和一點巡邏隊,這裏怎麼這麼近呢,你看這個巡邏隊至少有一個排的漢奸和十幾個鬼子。”

張釋信歎了口氣說:“看來這跟前幾天不一樣了,不過我也不想換地方,部隊這麼多人每天消耗多少糧食,要總選地方不打一下的話吃飯都成問題,我們可就帶了七天的幹糧,吃完回去也沒東西吃,附近村莊的多餘糧食我們都買下來了,現在東西和錢都缺。”

“兩個哨所裏至少有兩百多漢奸,鬼子似乎也有一個小隊。” 秦漢傑計算了一下,他們比敵人多三倍但是除去缺乏訓練和武器不足等條件,敵人的實力還是跟他們不相上下,敵人還能得到友鄰的支援,他們全部的人馬就這些,可鬼子還有輕重機槍和擲彈筒,火力不可小視。

山下巡邏隊從容的走了過去,十幾個鬼子的步兵前有漢奸的開路後有漢奸掩護,他們倒是一點也不緊張,沒被派去打仗的漢奸也是滿臉的從容,張釋信說:“我仔細觀察發現兩個鬼子哨所裏隻有一個小隊,他們的上級給他們加強了一挺重機槍。”

“我認識那重機槍,是大正三年式重機槍。”軍火商出身的秦漢傑十分了解那個時代的武器,那時候的武器遠沒有今天那麼複雜,張釋信接著說:“歪把子輕機槍和擲彈筒都留在哨所裏,這些叛國的漢奸手裏也有不少好武器,東北軍主力跑了丟下不少機槍,兩個連的漢奸居然有兩挺馬克沁機槍,還有幾挺輕機槍,東北軍丟下的武器彈藥便宜了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