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咱們比過去稍微家底厚一點,應該為兄弟們想想出路,鬼子占領東三省,咱們在這裏跟他們沒法長期打下去,有家的都想回家探親,沒家的還想回家成親,這兵荒馬亂的不太可能,我想一路向南打過去,衝破鬼子的防線,進入河北就好辦了,東北軍經過這麼折騰元氣大傷,被打敗的幾個旅也都是空著手回去,我想現在少帥應該繼續擴軍,不管他怎麼想,沒兵在中國是呆不下去的,自從袁世凱死了那個大員不是軍閥,沒有兵的人什麼都不是,我們投奔他們,如果成功那咱們就不用自己給士兵開軍餉弄軍糧,最大的問題也就解決了,彈藥供應也有保障。”張道遠現在發現部隊士氣低下,跟著自己時間最長的有半年多的,少的也有四五個月的,大家都是在苦海裏泡出來的,居無定所連頓飽飯也吃不上還要提著腦袋賣命,身為旅長不能給士兵他們所需要的,部隊遲早就要散架。
“是呀,咱哥倆不結婚,不等於士兵們也都學咱們倆,他們都跟咱不一樣,我也覺得應該讓大家過幾天太平日子,吃幾頓太平飯,如果上邊能念咱們為國家玩命半年,給補上半年的軍餉,足夠大家回家探親的,至於這些人能回來不就不好說了,總之他們跟著咱打鬼子,咱們要對得起人家,當兵是玩命的營生,死了的就隻能說聲對不起了,活著的我們一定善待。”張釋信知道軍隊最需要的是士氣,沒有士氣武器也沒有用,彈藥再多也不行。
“我看這次能打出去,現在咱們的人員和馬匹的比例比較合適,輜重連的馬車也不少,單兵負重也不大,可以快速向南推進,我倒不怕打不過鬼子,隻是怕進了關以後不容易被人接收,那多尷尬,要往回走部隊不散了簾子麼,所以過了鬼子防線以後必須提前派人聯絡,等條件談妥了就帶兵過去,談不好就繼續找人談,東北軍逃進關的部隊需要擴充,另外在關內的東北軍將領不會沒良心吧,他們在關外享福,我們在關外打鬼子,為的是什麼,不是為了保護他們的家屬麼,當軍官的那個出關帶著老爹老娘,那個出關能帶著自己的家產?我們應該有許多機會的。”秦漢傑仔細分析了一下情況,張道遠覺得這麼做不錯,談不妥就換個靠山,東北軍幾十個旅呢,還愁找不到看的起自己的人麼。
黎姑娘身為混成旅副參謀長也跟著開會,她什麼也沒說,因為他們幾個說的都有道理,不過要出去找靠山也需要好好打一仗,打不出去說什麼都沒用。張道遠看著她不吭聲似乎有心事,就問:“黎姑娘,你也說幾句吧。”
黎姑娘低頭想了想,“現在就安排騎兵營出去偵察,一定要把進關的路線偵察好,把每一條路上能遇到的守軍兵力都大概摸清楚,咱們不怕走彎路,走直路容易遭遇鬼子的重兵,我知道南下河北平津最近的就是沿鐵路線行軍,遼寧省駐軍被鬼子打敗後就是走鐵路回去的,沿著鐵路線走不容易迷路,不過咱們旅也有走鐵路線的經驗,部隊白天潛伏隱蔽,晚上沿著鐵路附近的地區前進,遇到鬼子巡邏隊就躲開或者消滅,如果有其他好路線那就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