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托塔天王李三才(1 / 2)

萬曆三十七年,東林黨人和非東林黨人的鬥爭從幕後走上台前,從暗鬥發展到明爭,雙方開始在朝堂上展開惡鬥。

這年二月,禦史鄭繼芳彈劾戶部給事中工科右給事中王元翰侵占公私財產,“奷贓數十萬”。王元翰曾上疏要求起用顧憲成等被罷免的十多名人士,被認為是東林黨人,這是他被攻擊的真實原因。

鄭繼芳在上疏的同時,暗中派人對王元翰家進行監視,主要觀察哪些東林黨人與王元翰往來並防止轉移財產。王元翰悲憤不己,把家裏的箱子、櫃子全部抬到朝廷門口,讓士兵搜查,然後慟哭辭朝而去。

非東林黨人小試牛刀,幹掉了王元翰這個小蝦米,於是乘勝追擊,屠刀舉向了東林黨的大魚淮撫李三才。在東林黨的反對者後來編寫的《東林點將錄》中,李三才名列第一,超過老資閣的首輔葉向高,被稱為托塔李天王,可見他是一個不同凡響的人物。

李三才比較有政治手腕,好玩弄權術,擅長拉關係。史書上說他“才大而好機權,善籠絡朝士,撫淮十三年,結交遍天下。”共同的興趣愛好使顧憲成與李三才走到了一起,兩人私交甚厚。

萬曆三十二年八月,顧憲成專程赴淮安找李三才“商議國事”。李三才也為了顧憲成複出奔忙。萬曆三十五年七月,他上疏建議啟用被廢棄的官員,其實就是為顧憲成跑官要官。

李三才幹著漕運總督的肥差,兜裏向來“不差錢”,生活很奢侈,但在生人麵前卻裝得很樸素,以示清廉。有一次他宴請顧憲成,開始雙方還不是很熟,飯桌上隻有三四個青菜。經過一天暢談“國事”,雙方很投機,引為同誌。第二天,李三才再次宴請顧憲成,山珍海味上了一大桌子。顧憲成很奇怪,問道:“昨天就幾樣青菜,今天怎麼這麼豐盛呀”,李三才笑著說:“昨天沒東西,就上得少,今天偶然有點東西,所以就上得多”。

內閣首輔朱賡退休以後,一直找不到合適的繼任人選,萬曆想讓王錫爵複出任首輔,於是派人請他出山,同時給他出了一道考題,題目是:如何對付強悍的言官。年己七十四歲的王錫爵不想再出來招惹是非,十分猶豫,但是對於皇上出的考題,他還是作出了答複,他的答案是:一概留中不發,就當是禽鳥之音。為了防止泄密,王錫爵派自己的家人將信送到朝廷,並交待家人無論如何也不能讓任何人見到這封信。

李三才對於朝廷的動向十分關注,此次萬曆找王錫爵的事情被他得知,雖然他與王錫爵有師生之誼,關係曾經很密切,但政治上卻不是一個派係,因此他不希望王錫爵成為首輔。為了弄清王錫爵給萬曆複信的內容,李三才心生一計。

當信使路過淮安的時候,李三才以敘舊為名請他吃飯,由於是老相識,信使也沒有在意,於是欣然赴會。在飯桌上李三才頻頻勸酒,將信使灌醉,然後打開他隨身攜帶的箱子偷看了信件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