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大將軍小伎倆(1 / 1)

隆慶四年,明政府任命有朝鮮血統的李成梁鎮守遼東。

李成梁就任以後,利用女真人內部矛盾紛爭,采取拉一個打一個,打一個拉一個的策略。為了打擊長期調皮的建州右衛王杲,李成梁拉攏了建州左衛頭領覺安昌,覺安昌與王杲本是兒女親家,但後來與王杲鬧翻,他與兒子塔克世一起,幫助李成梁打擊王杲。

萬曆三年,王杲再次失敗後投奔海西哈達部王台,此舉無異自投羅網,因為當時明朝正扶持利用王台來控製女真各部,王台與明朝關係密切,在明朝的要求下,王台出賣了朋友,將王杲交給明朝,明朝殘忍地將王杲淩遲處死。

女真人的領導地位是世襲的,王杲死後,他的兒子阿台襲職,父親的慘死讓阿台耿耿於懷,他痛恨明朝,一直想為父報仇,於是繼續與明朝為敵。

萬曆十一年,李成梁率軍進攻阿台駐地古勒寨,古勒寨地勢險要,阿台帶兵在此頑強抵抗,明軍久攻不下。

當時戰爭的潛規則是:如果放下武器投降,可以免死,如果負隅頑抗,破城之後就要屠城。

正在李成梁和阿台僵持不下的時候,覺安昌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覺安昌之所以著急,並不是出於兔死狐悲,而是因為古勒寨中有自己的親人。

阿台的妻子是覺安昌的孫女、塔克世的侄女,覺安昌知道,古勒塞遲早守不住,一旦被明軍攻破,城裏人都會被殺,包括他的孫女。

為救出孫女,他和塔克世一起進入古勒寨,勸阿台投降。他以自己和李成梁的交情擔保,隻要阿台投降,保證李成梁會饒他不死。

然而阿台這孩子脾氣十分倔強,覺安昌父子磨破了嘴皮,他仍不為所動。覺安昌父子隻好滯留下來繼續做阿台的工作,就在這時,城外的形勢發生了變化。

許多仰慕天朝上國的女真人投靠李成梁充當屠殺自己同胞的鷹犬,他們希望借助李成梁的勢力來打擊內部的競爭者,發展自己的力量,蘇克蘇滸河部圖倫城主尼堪外蘭就是其中的一位。

為討好李成梁,尼堪外蘭為明軍進攻古勒寨充當向導,他見古勒寨久攻不下,就進行了誘降,聲稱太師李成梁有令,誰殺了阿台,誰就是此城的主人,阿台部下信以為真,將阿台殺死並開城投降。

李成梁將女真人視為野蠻人,對他們根不講什麼信譽,隻要能達到目的,采取什麼手段並不重要。為了一勞永逸也解決問題,他背信棄義地下令屠城,覺安昌和塔克世沒來得及逃出,一並被殺死在古勒寨內。

對於覺安昌父子的死,真相己很難考證。

如果說是誤殺,覺安昌父子進入古勒寨勸降不應該不通知李成梁,並征得他的同意。

如果說是謀殺,是誰要殺死他們呢?

尼堪外蘭有意爭取明朝的扶持,殺死他們並取而代之的可能性不能排除。

覺安昌父子長期追隨李成梁,交情很深,塔克世的長子努爾哈赤曾在李成梁麾下效力,按說李成梁沒有殺死覺安昌和塔克世的動機,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考慮,阿台己經死了,覺安昌父子也沒有什麼用了,留著是後患,兔死狗烹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無論如何,覺安昌父子是死了,他們死亡的原因並不重要,但是他們死亡的後果卻極大地影響了曆史的進程,因為這導致了一位重量極人物——努爾哈赤登上了曆名的舞台。

王杲、阿台父子與覺安昌、塔克世父子有著錯綜複雜的親戚關係。

王杲的女兒是塔克世的妻子,努爾哈赤的媽。

而阿台的妻子是覺安昌的孫女、塔克世的侄女、努爾哈赤的堂姐。

古勒寨之役,努爾哈赤失去了四位親人,尤其是祖父和父親無故被殺,令努爾哈赤十分悲憤。為安撫努爾哈赤,李成梁歸還了覺安昌和塔克世的遺體,並給敕書(貿易許可證)三十道,馬三十匹。任命努爾哈赤為建州左衛指揮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