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呲 牙(1 / 2)

李成梁鎮遼以來,除了打擊女真人之外,對於老對手蒙古人也毫不手軟。

遼東地處關外,沒有長城的屏障,許多蒙古部落都樂意來打劫,其中比較調皮搗蛋的有插漢部的土蠻、泰寧部的速巴亥和朵顏部的董狐狸。然而他們每次來打劫,都會遭到李成梁迎頭痛擊,經常是偷雞不成蝕把米。

《明史》中記載李成梁的戰事長篇累牘,讓人眼花瞭亂。

這些戰事有三個特點:一是數量多,二是規模小,三是治標不治本。

貓捉老鼠似的戰事沒有給敵人造成大的打擊,更不足於徹底解決問題,但卻非常適合邀功請賞。

李成梁大發戰爭財,每戰必立功受賞,加官晉爵,明廷為之祭告郊廟,敕建牌坊,李成梁被進封為寧遠伯,又加太子少保,太傅,他的戰功是明朝建立以來絕無僅有的(邊帥武功之盛,二百年來未有也),當然這些戰功的水分也是絕無僅有的。

根據《明史》的記載在長期的革命戰爭中,李成梁的心態也逐漸發生了變化,由一個熱血中年變成了官場老油條。

剛開始他追求進步,工作很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銳意封拜,師出必捷,威振絕域)。

他的努力給他和他的家族帶來了豐厚的回報(位望益隆,子弟盡列崇階,仆隸無不榮顯),他的兄弟李成材官至參將,五個兒子如鬆、如柏、如楨、如樟、如梅當上了總兵官,另外四個兒子如梓、如梓、如桂、如楠也都當上了參將,這種盛況史所罕見。

職務到位以後,李成梁開始掙錢,成了紅頂商人,他利用特權大撈特撈(軍貲、馬價、鹽課、市賞,歲幹沒不貲,全遼商民之利盡籠入己)。

有了錢就變壞,李成梁生活極奢侈腐化(附郭十餘裏,編戶鱗次,樹色障天,不見城郭。妓者至二千人,以香囊數十綴於係襪帶,而貫以珠寶,一帶之費,至三四十金,數十步外,即香氣襲人,窮奢極麗)。

為了坐穩位子,李成梁以金銀作為敲門磚,大肆行賄,結交朝廷要員,並與內閣首輔張居正、申時行等人關係密切(以是灌輸權門,結納朝士,中外要人,無不飽其重賕,為之左右)。

而朝中的大小臣工,也都沾李成梁的光發點小財(每一奏捷,內自閣部,外自督撫而下,大者進官廕子,小亦增俸賚金)。

也有人對李成梁的做法提出質疑,認為他處在山高皇帝遠的塞外,幹了許多不法的事情情,對朝廷有所隱瞞(戰功率在塞外,易為緣飾。若敵入內地,則以堅壁清野為詞,擁兵觀望;甚或掩敗為功,殺良民冒級),巡按陳登雲、許守恩等人打算告發他(擬論奏之)。

然而李成梁在朝廷有後台,內閣和兵部有許多人保他,那些告他的人反而受到責備和排擠(閣部共為蒙蔽,督撫、監司稍忤意,輒排去之。。。。。。,事頗有跡,卒賴奧援,反詰責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