鬆錦大戰就像一記左勾拳打在大明的臉上,把大明打得口鼻出血,與此同時,李自成朝大明的腹部打出一係列組合拳,將大明打得搖搖晃晃。
崇禎十四年二月,李自成攻破洛陽不久,又帶兵奇襲開封,沒想到開封是個硬骨頭,李自成沒啃到肉,反被硌了牙,他的左眼被官軍射瞎,部將上天龍被火炮擊斃。
此時官軍趕來救援開封,李自成不得不放棄開封,帶領部隊向西轉移,攻掠登封、密縣、嵩縣等小縣城,此時民軍似還不能與官軍野戰爭鋒。
張獻忠攻克襄陽後不久又與羅汝才聯軍向東挺進,四處掠食,但是在合作的過程中,因為張獻忠為人比較霸道,讓羅汝才感到很不滿,兩人產生了矛盾,於是分道揚鑣。
七月,羅汝才看到李自成勢大,就轉與李自成聯合作戰。李、羅聯軍是一個改變曆史的大事件,從此官軍和民軍實力對比發生了改變。
張獻忠落單後,受到了官軍的重點關照,八月,左良玉追擊張獻忠到信陽,大敗張獻忠,投降的民軍多達幾萬人。張獻忠大腿受傷,連夜向東逃跑,左良玉在後緊追不舍。時此天上下起了大雨,河水泛濫,道路斷絕,官軍不能前進,張獻忠這才得以逃脫。
此後不久張獻忠又被副將王允成打敗,人馬幾乎全部逃散,隨從的騎兵隻有幾十人。
張獻忠成了光杆司令,走投無路,不得己也來投奔李自成。
風水輪流轉,不久前李自成在困難的時候投奔過張獻忠,張獻忠圖謀不軌,現在他困難了,居然“不計前嫌”,投奔李自成。
張獻忠沒羞沒臊,李自成卻不是沒心沒肺,他想乘機殺了張獻忠,以報當年之仇。羅汝才勸李自成說:“留下他,讓他去騷擾漢水以南地區,以便分散官軍的兵力。” 於是他給了張獻忠五百騎兵,讓他逃走。
羅汝才表麵上為了牽製官軍,實際上也是為了牽製李自成,以維持民軍各勢力之間的恐怖平衡。
李自成和羅汝才聯軍後,實力大增,李自成兵擅長攻城,羅汝才兵擅長野戰,兩者結合,使民軍俱備了與官軍進行戰略決戰的能力。
楊嗣昌死後,明朝廷任命原陝西三邊總督丁啟睿為兵部尚書,接替楊嗣昌督師。丁啟睿平庸無能,欺軟怕硬,對於強大的李自成部敬而遠之,專揀比較弱小的張獻忠部作戰。
崇禎無奈之下,從監獄中提取原兵部尚書傅宗龍,任命為陝西總督,任務是“專辦闖賊”。
九月四日,傅宗龍率二萬秦兵進入河南,在河南新蔡與保定總督楊文嶽部會合。傅宗龍部下賀人龍、李國奇率陝西兵,楊文嶽部下虎大威率保定兵東渡汝河,進抵項城,打算圍殲李、羅聯軍。
李自成和羅汝才聯軍正在河上遊搭浮橋準備進入汝寧,發現官軍動向後,決定設計伏擊。他們一方麵將精銳部隊埋伏於樹林,一方麵派遣少數人馬大張旗鼓地渡河,製造主力己渡河的假象。
傅宗龍根據錯誤的情報誤以為民軍己開始渡河,決定擊之於半渡,於是下令發起進攻,官軍火速出擊,一猛子紮進了民軍布置的口袋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