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我那兩個弟弟能去私塾念書的時候,我就很羨慕,有時候還會偷偷站在私塾門口偷聽幾句。
那時候心裏苦呀!
如今孩子想念書,家裏又不是供不起,讓他去念看看吧,萬一有天賦呢!
我上次進鎮子上,碰巧還看到邊上有個廠子在招工。
招技術工,要初中文憑。
說不定就念出來了,然後還能成工人呢,到時候,咱們不都能沾點光!”
王大牛說後麵那幾句話隻是用來勸服柳梅的。
他之所以願意讓王鑫念書,主要還是想彌補自己的童年缺憾,也不想自家兒子失望。
反正他上次就打聽過了,小學一年也就六毛錢而已。
雖然他們家現在也沒有來錢渠道,但是當年鬥地主什麼的,他也是積極參與的,再加上他親生母親當年也留了一點東西給他。
所以,他們家現在也隻是表麵上看起來窮,實際上還是有些家底的。
當然了,所謂的有些家底隻是有金銀珠寶之類的東西,錢,還真沒多少。
家裏隻有幾張一千的紙幣,以及幾張一塊錢的紙幣。
一千塊的紙幣是五十年代初的時候發行的,隻是如今貶值的非常厲害,大概隻能值五毛到一塊的樣子。
但就算如此,家裏那點錢怎麼著也夠給小子念個小學了。
到時候上初中錢不夠,大不了再賣點銀元什麼的,總不至於念書錢都湊不起來。
更何況,村長不是也說了以後實行工分製,年底還能分點錢嗎?
“上學念書不是問題,可是來回路實在是太遠了,來回一趟四個小時呀!
這四個小時不說其他的,不說他累不累,四個小時一個月得磨破多少錢呀!
而且這路上也不是特別安全。
咱們村長上次帶那個救濟糧回來的時候,不就差點被人家給搶了嘛,要不是去的人多,指不定糧食就沒了!
他去上學我實在是不放心!
要是村裏有小學就好了。”
柳梅並不是真的不想讓她兒子念書,能念書當然是好的。
畢竟過去那麼多年的教育一直都是認為科舉才是出頭之路。
雖然現在沒有科舉了,但是會識字的,有文化的,依舊還是受人尊敬的。
畢竟,這時候還沒到臭老九的時代呢,大家對讀書人多少還是有些畏懼恭敬的。
但是,路遠的確是真的,柳梅也不放心。
就算放心,那也心疼呀!
來回四個多小時,不是四分鍾啊,就是村長去鎮子上,那也是坐著牛車去的。
自己走過去,大人都不一定受得了,更何況一個孩子。
“路遠也的確是個問題。
這樣,我明天去鎮子上看看,看看學校那邊有沒有住宿的,如果能住宿就好,不能住宿,到時候再想辦法。”
王大牛想了想,還是決定得讓娃念書。
要是學校沒有住宿的話,大不了就租個房子。
反正現在城裏人也都沒飯吃,家裏還有幾百斤紅薯呢,帶幾十斤紅薯過去,說不定都能租一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