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門之後沒多久,王眷思,也就是王大牛的姑奶奶就打開了大門。
臉上神色依舊是平淡的。
“來了,進來吧!”
說完就轉身往屋裏走。
王大牛那次來的時候,就已經見識到他姑奶奶的清冷了,所以趕緊一句話不說的,拽著王鑫跟了進去。
王鑫為了留個好印象,進門之後順帶手還把門給關上了。
再然後,王鑫就被周圍古色古香的建築以及一些花草給吸引了。
這邊當然是沒辦法跟一些名勝古跡,蘇州園林相比,但是跟他家那個土屋宅子相比,已經是好到沒邊了。
一草一木都打理得很整齊,不見一片枯葉敗花,青磚鉚木的建築雖然古舊,但是也十分的幹淨,足以見到住在這邊人的用心之處和愛護之心。
要知道,像這一類的老宅子,要是不用心愛護的話,用不了幾年的時間就荒廢的不能看了。
所以別的不說,他家這太姑奶奶肯定還是蠻勤勞的。
畢竟,這年頭也不姓興傭人什麼的,要是真的雇傭了,還得擔心別人說你資本主義呢,因此,家裏活不都得她一個人幹。
“家裏傭人都辭退了,這麼多屋子我也收拾不過來,所以除了我住的房間,客廳以及廚房三個地方之外,剩下的地方我都封了起來。
聽說你們要來,兩個月前我就已經清了一間客房出來了,你們就搬到東廂房第二個房間去住吧。
你們父子兩睡一張床應該沒問題吧。”
王太姑奶奶並沒有把他們父子領到客廳那邊去,而是直接把他們領到了東廂房。
她這個兩進的院子總共有十間房,分為三間正房,兩間東廂房和兩間西廂房。
這幾間房稱為三正四耳,算是二進院子的標配。
剩餘的三間分別是廚房,雜物房和傭人房,隻是如今雜物包也沒什麼東西放,傭人房更是沒有傭人住,所以也就廚房還用著。
“謝謝姑奶奶!”
“謝謝太姑奶奶!”
王大牛和王鑫齊聲道謝道。
“不用客氣,雖然多年沒有過來往,但怎麼著也都是親戚。
廚房你們從東廂房這邊穿過那邊的走廊,稍微再往前走幾步就到了。
當時住在這邊的時候,都是有人過來收恭桶,所以院子裏就沒有建恭房,如果不想用恭桶的話,可以稍微走遠些,隔壁那條街上有個公用廁所。
剩下一些情況應該也不用我多說了,大牛你也不是沒住過這樣的屋子。
天色不早了,你們暫且收拾收拾,過會兒洗漱一番就休息吧!”
王太姑奶奶又交代了幾句就準備轉身離開了,現在太陽正大,這時候正是她日常午睡的時候,可不能耽誤了。
“姑奶奶,這是我們帶過來的糧食,您看,放什麼地方?”
王大牛看她要走,連忙問道。
他們村不是七月底收過一次糧嗎?
雖然收獲依舊算不上豐收,但好歹也沒有絕收,每畝也產了那麼兩百來斤,交完稅和必須賣給糧食局的部分之後,根據工分,王大牛他們家總共分了八百斤的糧食。
這裏說的是沒去殼的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