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買手表,賺票子(1 / 2)

不過王鑫也沒看多長時間,畢竟什麼都聽不懂,在邊上圍觀也沒什麼意思,稍微看了一會兒之後就進屋去了。

也幸好,他那東廂房裏那個鄰居家還稍微有些遠,進入房間之後隻能隱隱約約聽到一點聲音,不至於耳邊都是她們的吵鬧聲。

把房門關起來後,聲音就已經弱到幾乎沒有了。

關起門後,王鑫先是把今天的作業全部都做完,然後才去正廳那邊去拿報紙看。

她太姑奶奶是訂了報紙的,而且定了不止一份,不論是黨報還是其他的報紙,基本都定了一份。

在這個電視和廣播都不是很流行,甚至還沒有的時代,報紙是獲知信息的主要來源。

特別是黨報及代表官方喉舌的報紙,更是能夠從細微報道當中了解到未來可能會發生的事情,至少說能有個提前準備。

許多事情,其實都不是沒有任何征兆的,隻是大多數人根本注意不到,或者根本想不到罷了。

王鑫雖然敏銳程度不高,但是多少有後世記憶的影響,所以看那些報紙還是有那麼些領悟的。

他得準確的知道每一段時間上麵頒布了什麼命令,哪些命令可能會被誤解扭曲之類的。

同時也得明確知道物價方麵的信息,也好臨時調整他售賣出去的東西。

除了糧食不變之外,剩下的東西他都是會臨時做些調整的。

比如說中秋的時候賣月餅,端午的時候賣糯米,元旦的時候同樣賣糯米。

之所以隻賣糯米,那是因為賣粽子是沒什麼人會買的,大家都是習慣於自己做糯米粽,或者做湯圓之類的。

如果把價格定便宜些,便宜到比直接賣糯米貴不了多少的話,那王鑫又何必要費這事呢?

而且他進貨的價,也比直接進糯米的價要貴很多好吧,未來人工價跟現在人工價根本不能比。

相比較而言,還是賣初級農產品利潤更高些。

所以,除了一些大家沒能力做的東西王鑫可以賣成品之外,剩下的,但凡是每家都能做的東西,那王鑫一般都是隻賣原材料。

但是不論怎麼說,糧食還是他的首要售賣選擇。

因為相比較於其他東西,顯然還是售賣糧食的收益更高。

糧食他能夠在自由市場那邊賣到八毛錢一斤,他在淘寶上的收購價正常也就在一塊六到兩塊左右徘徊。

也就是說,糧食的價格幾十年之內變動不是特別的大,不像其他東西漲了幾十倍。

比如說肉,收購價是五十千克四十五元,正常售賣價是八毛錢一斤,但是,自由市場的價格一般比正常售賣的價格高上一倍以上。

也就是說,豬肉在自由市場上也隻能賣到兩塊錢左右的樣子。

王鑫在淘寶上買,怎麼著也得十塊錢左右一斤吧,那就是五倍的差距,和賣糧食兩倍的差距是沒辦法比的。

而且,淘寶上賣的肉基本都是凍肉,新鮮的肉價格比凍肉要昂貴上許多,加上運費什麼的,得二十左右一斤。

所以,王鑫寧願用賣糧食的錢去自由市場上買豬肉吃,也不願意去淘寶上買。

而且,自由市場上的豬肉還是土豬肉,偶爾還能吃到野豬肉什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