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鑫也是連連點頭:“沒問題,到時候我還在這邊擺攤,你們過來看到就交換。
好了,我還有事就先走了,國慶節之後再說!”
王鑫打了聲招呼,就把那個小竹籃給拎起來,徑直出了這邊自由市場,往他太姑奶奶家趕去。
胡家兩兄妹也是帶著手表,飛快的趕回去了,手表還得回去讓他老爹看一下,具體合不合格,值不值得買,還得他老爹去評判。
……
等到王鑫回到東廂房那邊的時候,已經有八點鍾了,但是他爹王大牛是沒有過來的。
準確來講,他爹王大牛根本就沒空過來,家裏辦喜事,事情忙得很,哪裏還有空過來接他。
如果是一大家子都過來幫忙的話,那他肯定是能空閑下來的,但是他們家早就已經分家了,而且他跟嫡母,包括那幾個嫡兄弟之間的關係都不好。
所以,除了鄰裏幫忙之外,剩下的主要事務都還給他和他老婆兩個人去操心。
無論是辦過婚禮的,還是沒辦過婚禮的,都應該知道辦婚禮的程序還是相當多的,就算辦的相對簡潔一些,許多事物也是要操心的。
所以,王大牛他還真沒空大早上的過來接王鑫,最終,也隻是囑托前來趕集的一個鄰居大嬸到這個地方來通知一下。
那個鄰居大嬸過來主要是買東西的,通知的事是順帶的,當然得先緊著自己的事來。
所以王鑫一直等到八點多,將近九點鍾的時候,那個大嬸才找到了這邊,敲響了門,通知了一聲。
王鑫也無所謂,當然還是家裏大哥結婚的事比較重要,他這麼大歲數,也不用擔心被拐什麼的,所以就跟著那個認識的大嬸,往村子裏牛車停駐的方向去了。
當然了,臨走之前也是跟他太姑奶奶告別了一聲的,畢竟在這邊住了這麼長時間,總不能走的時候不通知人家一聲吧,這點基礎禮貌還是要有的。
一路上,倒也聽那些大娘大嬸討論了不少村子裏的事,也聽她們討論到了他家的事。
“這不是大牛家三小子嗎?
一直聽說大家把老三送到鎮子上來讀書了,沒想到,竟然還是真的!
也不知道能讀出個什麼。
那個誰家考了一輩子,好不容易考了個秀才,結果咣當一下,皇帝還倒台了,考的那秀才是屁用沒有!”
說話的大娘並不是直接對著王鑫說的,隻是在邊上討論的時候斜了斜眼,指了一下。
“你可別胡說,能讀書當然是好的,你說的那老秀才,後來不也弄了個賬房做著嗎?
聽說現在當了那個什麼廠裏的會計,人家每個月拿三十好幾呢!
日子過得可比咱們這些土裏刨食的好多了,三個孫女,硬生生沒餓死一個。”
邊上另一個大娘反駁著。
她可是也有送她家孫子去念書的打算的,自然不願意聽別人說什麼不好。
“查大娘說的對,那讀書和不讀書區別大的很呢。
就像那個工廠,不讀書的隻能從學徒工做起,要做好多年才能熬成正式工呢。
不像那些個讀書的,直接就坐辦公室去了,沒事開開會、喝喝茶的,日子舒服的不要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