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王鑫不可能直接就用這個技術培育出心髒、腎髒之類的器官的,他也沒這個能力。
在他那個時代,器官體外培育技術雖然已經發展了很長時間,但是依舊還是卡在內部器官上麵。
特別是神經元密集的器官,越加難以進行體外培育。
比如說心髒、腎髒這兩種神經元相對密集的器官,即使在王鑫原先生活的那個時代,也沒有說哪個研究院能夠完整進行體外培育的。
相比較而言,胃部和腸道器官培育還算難度還算小一些,在王鑫那個時代已經初步有所實現。
當然了,隻是初步實現,還並沒有進入應用狀態。
能夠進入應用狀態的隻有更為簡單的皮膚體外培育,軟骨體外培育之類,幾乎不涉及神經元的體外器官培植技術。
所以,王鑫準備做的器官體外培育技術方麵的論文,也隻是涉及皮膚和軟骨的培育。
但這樣已經足夠了,這畢竟也是屬於開創性的內容,足夠為他吸引一部分人才為己用了。
……
接下來,時間過的很快。
兩個月後降壓藥以及新型抗生素動物實驗就已經徹底成功,論文也由魏教授執筆,順利在《國際醫藥周刊》上麵發表。
論文一發表,有關於醫藥人體實驗,就已經和第三醫院聯合開啟了。
與此同時,器官體外培養技術以及延長器官保存時間營養液的製作也都已經初步成熟,論文也已經寫好,這準備本最後實驗結果出來之後,就可以往《柳葉刀》上麵投了。
“這邊植皮已經成功了,沒有發生任何感染,皮膚狀態良好,免疫排斥性幾乎為零。
這是一項創舉!
天哪,您一定會被載入史冊。”
電話中,負責做動物植皮手術的那幾個研究院的負責人,都十分激動的說著各自的結果。
並且連連保證,待會兒準確數據以及流程之類的記錄,全部都會派人送過來。
“你都聽到了吧,沒有意外,那些數據下午應該就能送過來。
到時候你把這些數據並入論文當中一起發給《柳葉刀》,然後我們一起等消息就可以了!”
王鑫自從把器官體外培養技術弄出來之後,就沒有再繼續泡在實驗室當中了。
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學習通訊機械技術和投資電影上。
學習通訊機械技術是為了盡快進入互聯網時代,是為了盡快將智能手機、便攜式筆記本之類的東西研究出來。
至於投資電影,那就是單純的閑的無聊,花點錢拍點自己想看的東西出來。
隻是,目前投資電影的時間還短,投資的第一部電影都還沒拍出來,所以不論是收益還是電影,暫時都還看不到。
也就是最近那邊的動物實驗即將出成果,他才會和魏教授兩個人一起在電話邊上等著。
如今聽到那邊終於敲定,結果過會也會發過來,這才算徹底的鬆了一口氣。
當然,隻是鬆了一口氣,並沒有完全的放鬆下來,畢竟論文還沒有被錄用。
至少說,也得等收到那邊的錄用函,才能算是真正的放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