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the city of Beijing(1 / 2)

“今是七月十三,你們去香江和鵬城拿下騰訊的股權,再回美國,估計就快八月份了。”陳俞安算了算時間,倒是剛剛好,“回去之後馬上開始準備做空納斯達克,等做完這一筆,我們就可以徹底脫離這種危險的投機了。”

“咦,最近納斯達克表現得還比較好吧?很多人都認為互聯網已經快要接近複蘇,在這時候做空納斯達克真的合適麼?”安四方習慣性地提出了自己的質疑,他對陳俞安的能力並不懷疑,隻是出於專業的角度來,該提的東西還是要提的。

“這隻是階段性的波動而已,從目前各家公司的表現來,距離互聯網行業複蘇還早得很呢。”實際上陳俞安並不是出於這個原因才決定做空美股的,等開學之後,一次突發的事件將導致全球股市同時崩盤,他想要抓住的就是這個機會。

其實如果從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發,在這個時候做空航空業的股票是獲利最多的,那次事件後航空業的股票暴跌百分之三十以上,就算隻用十倍的杠杆,也可以給陳俞安帶來三倍以上的收益。

隻是這樣以來,針對性就太強了,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還是繼續做納斯達克好了,反正自己從今年一月開始就一直在操作納斯達克指數,時而做多時而做空,就算有人注意到也隻會認為是常規操作吧?

“這次我們隻留下少部分保證金以避免細微波動引起的影響,剩餘資金全部投入進去,從八月初開始準備,到九月底收尾。”其實九月中就可以退出了,隻是現在不合適得那麼明顯,“到那時候就可以考慮入股穀歌還有其他美國互聯網公司了。”

這次事件同樣會影響到互聯網行業,許多風投公司都會暫停談判,阿戈摩托之眼剛好趁虛而入,正是趁火打劫的好機會。

這麼做似乎有點不太道德?可一想到四月份發生的事兒,陳俞安又不覺得什麼了,這事兒又不是我做的,我內疚個毛線啊。

“接下來我給你們這次行動的細節。”事件前納斯達克的指數變化曲線陳俞安依舊記得很清楚,看到安四方習慣性拿出筆記本打算記錄,他趕緊製止,“這次就不要記錄了,還有,這件事兒也不適合放在網上討論,美國對互聯網的監控還是非常嚴密的!”

“不會吧?美國不是自由民主的國家麼?怎麼還會監控言論?”常青青有些驚訝,這可和她想象的美國不大一樣啊。

棱鏡計劃雖然要到007年才會正式啟動,但是這並不代表現在的互聯網就是自由之地,特別是等九月的事件發生之後,美國的情報部門肯定會大力搜尋任何有嫌疑的線索,陳俞安可不想牽扯進去。

“美國展示給我們的都是美好的一麵,實際上很多事情都隱藏在陰影之中。”卓子旭在美國生活的時間比較長,也偶爾聽到過一些消息,“隻要我們的投資是合法的,而且不逃稅,不將資金從美國抽離,就不會有太大問題,回去後我就準備成立公司的法務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