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好吧,我就簡單說說”趙金晶的模樣還是有點羞澀。
寧總一副很認真的模樣,心裏卻也佩服張清揚的高明,在這種時刻推出趙金晶,可以起到好幾種作用,看樣子他應該早就算計好了的。剛才氣氛有些緊張,確實需要一個人來從中間緩和氣氛,趙金晶無疑是最合適的人選。而趙金晶的身份還很特殊,她的話容易讓人信服,這在無形中不就幫助張清揚了嗎?況且礦業集團正在改革試點,這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想到這些,寧總又看了眼張清揚,他發現這是一個很難被人看透的家夥。就在剛才當張清揚出麵反駁那兩位的時候,他也感覺不應該,言語有些過分。但是現在再仔細想想,似乎那種略顯氣憤的反駁也是他故意烘托的氣氛。
趙金晶看了眼張清揚,眼神有些複雜,還觸動了腳傷。她清了清嗓子,說道:“那我就從金沙玉礦的問題說起吧,對這方麵我了解的內容確實不少。其實當地百姓和商人對國企確實有一些怨言,這一點不單在西北,在各地都有這種情況。先說西北吧,就在我們集團轄下”
聽著趙金晶的講述,眾人也漸漸明白張清揚的用意了。蔣航與郎強平不由自主地對視了一眼,都感覺自己成為了炮灰。看寧總的態度,好像自己領會錯了意。
等趙金晶把礦業集團與當地存在的矛盾說完之後,寧總說道:“我相信這些應該是事實情況,能源問題是一個大問題,既然有問題那就一定要改,但是如何改法還需要具體的研究。剛才大家都談了許多,也讓我更深入地了解了情況。西北是我國各種自然資源比較富集的地區,是我國未來能源、礦產及原材料的後備供給基地,是我國未來現代化工業化的‘資源庫’;西北資源的總體優勢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它在國家戰略全局中的重要性,將直接影響著我國國民經濟長期增長所需物資資源的保障程度。”
聽寧總把話說到這個份上,在坐的各位再不明白就是傻子了,聽這意思寧總並不反對改革,而且非常認可張清揚的話。
寧總接著說道:“剛才清揚同誌有一句話說得好,隻有存在問題才會改革,不然就用不著改革。如果真要改革,不如先從試點開始。我看西北礦業集團搞得就很好嘛,金沙玉礦的例子就不錯。這是在開采模式上,至於提到資源稅的問題,這還要再想想。”
張清揚笑道:“感謝首長考慮西北的發展現狀,當下西北資源開發利用的層次和領域都相對較低較窄,未來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也是潛力最大的地方。如果我們在黨中央的領導下進行生產模式的改革和產業調整,一定會提高百姓的生活,也會對國家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在坐的各位被張清揚整得沒有半點脾氣,就連拍馬屁的話從他的嘴裏講出來都顯得與眾不同,技高一籌。西北的幹部暗暗佩服,他們感覺聽張書記講話真是一種藝術的享受,好像道理就在他的口中,怎麼說都有理。特別是他剛才反駁時的那股氣勢,這可不是學問、知識能帶來的,應該是一種與生俱能的本領。
寧總感慨道:“發展就是一個改革的過程,在計劃經濟體製下,西資源開發主要是由中央企業直接壟斷經營,資源產品東運加工,這種發達地區的原材料供應基地的定位,框定了西北工業主要是以能源和原材料工業為主的格局,而西北自身發展卻很緩慢。西北的發展方向,經過這幾十年的發展,特別是近20年的調整和改造,不斷得到完善,並在經濟發展中發揮了積極作用。但從現代經濟發展的要求來看,西北產業結構還表現出明顯的低層次化,極不適應可持續發展對資源開發的高層次化需要。以高消耗、高汙染、高浪費為代價保證經濟增長的單極增長源模式,隨著人口的增長和經濟發展對資源壓力的增大,越來越顯示出其弊端,尤其嚴重的是,這與可持續發展對資源永續利用的要求相背離。聽到西北的幹部談到這麼多,可見改革刻不容緩,我認為”
散會之後,張清揚特意走到了趙金晶身邊,微笑問道:“腳沒事了吧?”
“沒事了”趙金晶板著臉回答,又補充道:“你還真是厲害啊,所有人都可以成為你的棋子,連寧總都敢利用!”
張清揚訕訕地笑,其實他也挺心虛的,之前寧總可從來沒確定表態
寧中強選擇到西北金沙調研,政治意義大於工作意義,而對張清揚來說,工作意義大於政治意義。兩人雖然目的不同,但最終的結果雙方都較為滿意。寧中強借助對趙金晶的親切表態與趙恩華達成了某種共識,而張清揚也同樣借助西北礦業集團的整頓、改革讓寧總認清了西北能源業的現行矛盾,這對未來的改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相信有寧總的表態,這件事不久後就會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