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屋挺大,人挺多。
不過大家習慣了,往邊上擠擠,中間讓出地方。
小姑娘就有地方演了。
現在孩子長得大,五六歲也有一米多高,再高一點就是半大人。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有的五六歲迷迷糊糊,有的懂得不少,就這種戲精。
宋若還是學的,小姑娘就自己發揮了。
索靜苓喝著茶,淡淡的。各種作精見多了,讓靜妃娘娘開開眼界。
小孩打架,沒打多嚴重。薑家小孩有憨的,也有賊精的。
三歲開始背詩,五六歲就有意識、不算習武,但若是遇到壞人,知道該怎麼自衛。
亂踢亂咬不行,雖然也有用但效率不高。經過教導,就更有章法。
這小姑娘也學過。大家都看出來了。
雖說她爸是兵,這理由並不充分。女子防身一般也得十歲以後吧?對五六歲孩子下手,她那幾下並沒太大作用。用來和小孩打正好。
隻是薑家小孩多。就算說出去,不是太大的事。
這些人挺狠,弄個小孩入狼窩,反正不會弄死她?
其實可以用更溫和的辦法。
但是,有些戲精,繞半天或者跟你繞,那才肺疼,還不如幹脆的。
她自己不是換戲路?這換了一套。
薑家幾個憨寶寶在看戲。
小姑娘說:“清一仙師、嚶嚶。”
宋若過來,坐在奶奶身邊,記性好:“仙師不是菩薩。”
又一隻包子奶聲奶氣的:“奶奶有照妖鏡,看看她什麼妖怪。”
大孩子忽悠:“這種小妖用不著照妖鏡。”
小姑娘嚶嚶沒人理。
她就是不存在,一群孩子都能自己玩。以為她是仙女?
小姑娘強調:“我爸也是為國立功。”
大孩子比小孩清晰一些:“你爸為國立功、找國去。薑家可不敢僭越,這是給薑家扣鍋?”越想越氣,“你是童言無忌了,坑的可是我薑家滿門。我薑家滿門忠烈,你坑的起嗎?”指著姑老祖宗,“我家老祖宗立功的時候,你上輩子還沒投胎呢。”
在薑家比功勞?醒醒!
小姑娘看一眼,覺得薑璿像老妖婆。
薑璿被氣笑了。懶得和一個小的計較。
幾個小的孝敬姑婆,這一家不知道怎麼教養的。
薑璿快一百歲了,若是栽在一個小孩手裏,算不算陰溝裏翻船?
使這毒計也夠惡心人的。
問題是薑璿沒做什麼,現在也不用她做了。
大家比較擔心老五,人家挖好的坑,總沒有容易的。
索靜苓特別淡定,隨手扔出一張符。
薑璿又樂了。老天保佑。
薑家立再多的功,能換來仙師,值了。不多說。再說立功的多了,薑家不拿功勞說事。
哪個立功的沒得到國家回饋?再嘰嘰歪歪不是賤嗎?
出了三分力,總想收獲五分。那不是立功,是做生意。
保鏢這邊收到信息,五爺直升機出去,就被襲擊,然後自己炸了。
看,挖多大的坑,看他們玩得起不?
索靜苓想想,既然搞得大。
把虛素叫過來,在薑家起壇。
薑家有條件,準備的快。
虛素得了消息,鶴觀一群老道都過來,當然得保五爺、保薑家平安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