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6章 梅瓶(1 / 2)

二樓堂屋,擺著一片瓷器。

不是打劫誰的收藏室,是有人送來的。

算是給清一仙師補償了,知道她有收藏的興趣。雖然很多人收藏,但她最懂。

於是哪個爸爸發話,就運到這兒來。這事兒吧也不算奇怪。

就當天官賜福,無量天尊給好多人賜福了,這辛苦費總要一些。

薑黼在樓上忙著騰地方,媳婦很厲害,有人送大禮,都沒給他送過。

不吃醋,隻是這些東西不比他收藏的差。可見打劫了誰。

若是把黎家搬來,那才多。

索靜苓慢悠悠的看,五花八門的,裏邊有高仿,多數是真的。

真有元青花,這個梅瓶,真的。

梅瓶是傳統名瓷,梅瓶是一種小口、短頸、豐肩、瘦底、圈足的瓶式,以口小隻能插梅枝而得名。因瓶體修長,宋時稱為“經瓶”,作盛酒用器,造型挺秀、俏麗,明朝以後被稱為梅瓶。

有說法:梅瓶口細而頸短,肩極寬博,至脛稍狹,抵於足微豐,口徑之小僅與梅之瘦骨相稱,故名梅瓶。

所以梅瓶並不插梅,而是盛酒,造型很好看。

美女聳肩瓶,也就是梅瓶,用來插梅不是不行。

就像瓶裝水喝了裏邊的水,外邊的瓶子能各種用途。

這瓶裝酒和紅酒瓶有點像,醒酒器是長頸大肚子,梅瓶固然脖子短,但口小。

之前有幾個梅瓶,都沒這個好看。

薑品寶寶在一邊,覺得人不如瓶,師父的眼裏他肯定比不上。

薑霆寶寶安靜的坐一邊,幫忙做不到,拖後腿也不行。

漂亮的眼睛,欣賞著精美的藝術品。

索靜苓放下梅瓶,又一個大罐。

瓷器嘛大概這些造型與用途,不是吃飯就是喝粥。

但飯和飯差的大,罐和罐不一樣。

索靜苓拎著灌看半天。

薑徽儀問:“有問題?”

索靜苓抬頭看黼黻下來:“你仔細看這底,能不能敲下來?”

薑黼拎著罐試試:“重量不一樣。”

索靜苓說:“注水進去試試。”

大家都興奮了,到前邊空一點,端一盆水出來。

這罐高28厘米,口徑20厘米,腹徑32厘米,足徑19厘米。

都是小於一尺,尋常用著方便,口大、一隻手很好的伸進去。

裝的水不是太多,感覺不一樣了。

大家不用怎麼著,就把底測出來,哪怕就厚了0.4厘米。

把水倒了,大家沒客氣,將底敲下來。

這底是假的,或者之前就被做了手腳。

兩個薄瓷片,中間夾了一份帛書。

這帛書沒那麼古老,內容卻不簡單,大概是那些邪術的來源?

正經的沒學會,學歪了。或者學好的難,壞的容易。

索靜苓看這帛書,很奇怪。罐是後來的東西,帛書應該有一千年。誰藏來藏去給藏到這中間?價值不小,不過,索靜苓不需要留,讓她抄一份就行。

其他人都覺得有意思,不是從古董中找古董,反正就這樣。

至於望湖閣裏邊夾著什麼,誰沒事去拆一遍?

薑徽儀也動手,小心的將瓷搬上樓。

這些瓷器不論價值,空了慢慢的看。

索靜苓看帛書,千年前也不少失傳的,總是因各種原因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