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如如和陳雪柔得知李莫蘭明天就要回來了,心裏很是高興,王如如提議道:“雪柔,我們倆跟莫蘭是這麼好的姐妹,李秋蘭又是莫蘭多年的朋友,你看我們是不是應該做點什麼?”
在王如如心裏,兩個人感情的增進,不是說隻要住在一起或者有共同的價值觀就行了,很多舍友不但沒有成為朋友,很多還發展到水火不容的地步,所以不管是朋友還是戀人,在適當的時機去做點什麼,這對促進大家之間的感情很重要。
陳雪柔很讚成王如如的建議,雖然李秋蘭得到了解脫了,也可以回歸到現實的平靜之中,可是心靈的創傷不能忽視,這就好比八年抗日後的中國經濟一樣,抗日勝利後,對經濟的恢複十分重要。經過了那麼多磨難,李秋蘭心裏肯定留下了或多或少的遺憾,痛苦甚至懼怕,很可能像玻璃一樣脆弱易碎。
可是,到底要做點什麼呢?
陳雪柔提議道:“我們是文學係的人,幹脆就發揮我們的專長,每人為她寫幾句話吧!寫好以後,發給莫蘭,讓她給秋蘭看。”
兩人很快就構思起來。
王如如寫道:“當蘭花在秋夜中美麗地綻放,突然一聲震雷,驚懼了整個田野。蘭花的花瓣凋落了,揚起的枝幹彎曲了,可當太陽重新升起,露水沾滿枝頭的時候,蘭花再次挺起了胸膛,吹過的微風宣示著生命的尊嚴:有一種凋零,是為了重生,而我們,渴望做你生命中的陽光和露水。”
陳雪柔寫道:“每個人都會帶著或這樣或那樣的傷痛前行,痛並快樂,這是人生的兩個永恒的主題,要想感受忘我無我的歡樂,就要經曆刻骨銘心的痛苦,從這一點來說,你比我們都富有!對過去最好的回敬就是遺忘和熔煉,遺忘那些給你的帶來負能量的點點滴滴,熔煉那些能使你變得堅強的苦難,相信我,當有一天你回到了生活的重心,你會感謝你曾經如噩夢般的經曆。”
寫完後,兩人交換著修改,這是她們的習慣,她們都深信一點,好文章是改出來的,雖然有時候,並沒有什麼好修改的,但起碼是對彼此的一種欣賞和學習。
之後兩人以短信的形式將內容發給了李莫蘭,李莫蘭以為她們倆神經兮兮地又在搞什麼名堂,可看到最後卻得到了一個提示:請轉給秋蘭。
原來,這些是專門為秋蘭寫的。
嘟嘟,嘟嘟,李秋蘭的短信鈴聲響起。
李秋蘭看了短信,不覺淚濕眼眶,她突然撲在了李莫蘭的懷裏:“謝謝你們,你們就是我生命中的陽光和露水,我會記住她們的話。”
李莫蘭安撫了她,讓她以後難過、脆弱的時候多看看這兩條信息。
其實,李莫蘭也正想著為李秋蘭說點什麼,沒想到她們三姐妹心有靈犀,李莫蘭還在思考中,王如如和陳雪柔卻已經將短信發了過來。
李秋蘭感慨地說道:“有這樣的姐妹真好,我真的很羨慕你,羨慕她們!”
“秋蘭,我的朋友就是你的朋友,事實上,她們倆已經把你當成了朋友,要不然也不會給你寫這些話。有機會,我會介紹你們認識的。”
又過了一會兒,李秋蘭的短信鈴聲又響了。內容是:“秋蘭,其實剛開始我有些責怪你,我們曾經知道彼此所有的秘密,好的壞的,可是你在心裏卻將我疏遠了,開始將自己的秘密藏了起來。秋蘭,我一直在,我一直是原來的我,是哪個曾朝夕相處,如同一家人我,不管以後怎麼樣,這種感情,永遠不會改變。以後,有什麼事情都要記得告訴我,也衷心地希望你能翻開人生新的篇章,永遠的姐妹,莫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