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宿舍,她們又討論起了短篇比賽的事情。到底要不要參加?
陳雪柔和李莫蘭讓王如如先發言,王如如卻讓她們倆先說說自己的想法。
李莫蘭說道:“按照當下的計劃,我們似乎沒有足夠多的時間去參加比賽,一旦參賽,就必須奔著大獎去,這就意味著,我們得花很多心思在上麵。可問題是,我們雖然經常寫文章,讀過的書積澱下來,或許勉強能寫成一本短篇,但畢竟缺少經驗。我可聽說了,咱們學校有很多院外的學弟學妹獲得了文學比賽大獎,所以競爭力不可謂不強。”
陳雪柔接著說道:“如果我們參賽卻沒有取得相應的名次,這傳出去,不僅丟了我們自己的人,還丟了文學院的名,所以還是要慎重考慮。就算最後拿不到獎金,但也要去的相應的名次,要不然,以後出去,都不好意思給別人說我們是文學院的學生,而且還是尖子生。”
見陳雪柔和李莫蘭發表了自己的看法,王如如這時候才說道:“我綜合考慮了一下,雖然時間上確實有些緊張,但隻要善於擠善於鑽,時間還是允許的。我倒是覺得,這是個向偶像致敬的機會。當然,我並不是崇拜,而是當你真的讀懂了他的作品,你就能感受到,他是一個很偉大的人。”
陳雪柔和李莫蘭當然知道王如如的文學偶像是被譽為鬼才的陝西作家賈平凹老師。賈平凹老師對寫作的態度感染著她,她也讀過很多賈平凹的作品。雖然他沒有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但卻是王如如心裏最好的作家。
賈平凹老師曾經說道:“我們的作品不能苛求所有人都看懂,看書的人,有的人看寫法,有的人看熱鬧,有的人看人物,有的人看故事,大家的出發點不一樣。”賈平凹老師還說道:“文學不一定非要塑造什麼主角,《紅樓夢》裏的主角是誰?《水滸傳》裏的主角又是誰?”
見王如如已經決定參賽,李莫蘭和陳雪柔自然不肯落後,雖然王如如一直以來是第一名,但陳雪柔和李莫蘭從來沒有服氣過,也沒有服輸過,既然決定參賽,那一定要比出一個高低來。
王如如安安靜靜地想了想,當下主要的任務是論文,其次是期末開始,再次是。期末考試後就要準備找工作,雖然現在也能找工作,部分單位和企業陸陸續續來公司招人了,但知名的企業都集中在一起,畢業考試過了才來。
雖然事情很多,但接下來也有有利的一麵,就是她們文學院的課程已經全部結束了。接下來的這段時間,除了複習就是找工作,還有複習考研。
王如如將時間規劃為三個段,早上6點到12點早讀及複習,為開始做準備,12點到下午2點吃飯休息,下午2點至6點構思、寫作,休息一小時後,晚上7點至10點在圖書館準備論文。10點後回宿舍休息。
王如如說出了自己的計劃以後,陳雪柔和李莫蘭表示同意。
活在當下,姐妹三人決定從明天一早就步入計劃,每天堅決完成任務,一起努力贏得一個好的結果。
正在這時,王如如的電話卻又響了起來,是班主任陳老師打來的。陳老師說想請她吃飯,順便聊聊天。王如如不好拒絕,便答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