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如如正在辦公,突然間又來了電話,王如如一看,這個電話是父親打來的,當時她正在開會,爸爸平時很少在上班的時間打電話,現在突然打來,肯定是有什麼重要的事情。
接了電話,父親將事情大概給王如如說了一遍。王如如聽後明白了,但是現在在開會,她告訴父親,讓嬸子暫時調和著,她開完會馬上回電話。
過了大概十分鍾,主要工作安排完畢,王如如讓周若若主持接下來的工作,她則回到自己辦公室給嬸子打電話。
嬸子很是著急我,王如如讓她盡量安靜下來,把細節說一說,這樣,她也好進行調解。嬸子說道:“你叔想讓兒子考穩定工作,可兒子要創業,兩個人都和堅持自己,問題就出到了這裏,他們從來沒有如此爭執過。”
“不是小看人,也不是看不起人,而是,人家的求學之路都是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走過來的,但是你就不一樣,你大學的排名基本靠後,好一點的企業你根本進不去,甚至連進去的資格都沒有,我們家裏隻是普通的農民家庭,沒有那麼多的資金支持,也沒有那麼多的退路,很多有錢的人家,孩子過不好了,家裏把所有費用全包,給找個對象,買套房,找個工作,一切全搞定,可是我們家不一樣,我們家裏都指望著你,我們也不希望你照顧家裏,可是至少,你應該給自己一個交代,你不應該走彎路。”
孩子根本不聽父親的勸告,在孩子眼裏,父親就是扼殺他的夢想,就是看不起他,學習不好怎麼了,學校有第一名,就肯定有最後一名,再說了,老師常常給大家舉例子,讓大家不管學習好壞,都不要發放棄自己的名次,學習有好壞,成績有高低,但是夢想是沒有分別的。
任何人都有實踐夢想的機會和資格,這種權利,天下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任意剝奪。
孩子的母親見孩子和他的父親吵得不可開交,也出來勸道:“兒子,我覺得你爸爸說得是有道理的,你有了一份穩定工作,以後找個對象都是好找的,要不然,以我們的家庭,那個女孩子願意嫁給你呀?你可千萬不能走彎路呀。”
兒子還是不聽話,因為兒子的理解是,父母一力催促他考公務員,隻是為了讓自己麵子上好看,好過,事實上,公務員真的有那麼好嗎?即便是真的好,可是那不是自己所喜歡的工作,不喜歡就做不好,做不好,最終還是沒有結果的,難道要在單位裏渾渾噩噩一輩子嗎?
父親再三解釋,讓他考公務員絕對不是麵子上的問題,而是從這麼多年的家庭經驗來看,凡是家裏有公職人員的,家裏的條件都相對好一些,父親不是不相信兒子,也不是不願支持自己的兒子,而是不想看到兒子誤入歧途,創業哪裏有那麼容易的,成功的概率連千分之一都不到,誰能保證,出去創業的人就是其中那一個幸運兒呢?如果創業真的那麼容易,那中國就沒有窮人了,大家都是大富翁了。
兒子聽著父親的話就來氣,他也承認,創業的人要走很多艱難的路,創業也沒有那麼容易成功,但是不出去嚐試一把,誰知道會不會成功?萬一你就是那個幸運兒呢?萬一你真的可以呢?如果考慮到那麼多的嚴重的後果,那麼當年就不會有八年抗戰,按照中國當時的條件,直接投降就好了,為什麼還要抗日,還不是一種希望?
父親知道兒子讀了幾年書,要是講大道理,他也講不過他,但是他一定不會讓他走一條路,一定要讓他有一份穩定的職業和工作,不管幹什麼,必須穩定,這是最起碼的要求,而且是絕對不容置疑的,不容商量的。
母親知道孩子的父親是個認死理的人,既然決定了,兒子不可能改變,但是兒子繼承了父親的這種秉性,也是個直脾氣,這父子倆要是鬧起來,這可不得了,夫妻關係僵硬不說,家裏的一切也都跟著遭殃。孩子的父親是個脾氣特別大的人,心裏有什麼事情不順了,幹什麼都沒勁兒,甚至不想吃飯,不想勞動,也說不著,就喝酒發悶,胡亂發脾氣。
母親勸著孩子說道:“兒子,你爸的脾氣你不是不知道,他也是為了你好啊,你從小就是個孝順的孩子,很少惹你爸爸生氣,這次你就聽你爸爸的話,先考試,有個穩定工作再說,我覺得你爸爸說得雖然不是絕對正確,但是仔細想來,確實也是有道理的,你看咱們村裏,家庭條件好的,都是幹公職的,一般的生意人就算掙點錢,可生活總是不順,麵子上也不是那麼好看,有了穩定工作,人做什麼都精神。何況,你從小就痛恨貪官,想好好為老百姓做點事情,這也是個機會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