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卷 第二章 潮起潮落(4)(1 / 2)

等段郎寫好書法作品,清秋蝶也正好把吃的送來了。

清秋蝶看著段郎狼吞虎咽地吃自己做的東西,感覺非常享受和有成就感——她雖然沒有機會成為段郎的妃子,但比那些妃子卻多了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尤其是有機會陪段郎旅遊散心,那真不知道是幾世修來的緣分啊!

雨後天晴,空氣十分清新。段郎出門去尋找自然大師。一來是想把自己的書法作品留給自然大師做留念,一是向自然大師辭行。段郎決定沿江而下,繼續他的休假之行。

原然大師在江邊看潮水。當段郎找到的時候,自然正好位於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的三江會合處出神。段郎道:“大師,這麼早起來到江邊看什麼?有什麼好看嗎?”

自然笑道:“王爺何必明知故問?你能直接找到這裏,可見你的悟性奇高,那不可多得的人才——可歎你身不由己,不然的話,佛界又將產生一位著名的高僧大德了!”

段郎道:“大師不要把段二看得過高。我雖不能出塵,但自問心中存有佛意,應該如你所說的‘俗即是僧’吧?我昨晚有感而發,做了首打油詩,送給大師做個紀念。”

自然道:“久聞段王爺書法精妙,難得你舍得費神為我做此雅事。我想大作一定是詩書雙絕的珍品吧?”

段郎道:“珍品算不上,但願大師喜歡就是了。請看……”

自然接過段郎手書的詩卷,乃是段郎所寫的行草——

僧言俗語兩相關,

高歌一曲解憂煩。

案上瑤琴鳴宇外,

月下蝴蝶舞花間。

落款處,題寫的是大理段真之留別,於東坡讀書樓靜室。

自然道:“哦,王爺要走了?”

段郎道:“走就是沒走,留也許沒留。出家就是在家,在家還是出家!大師認為我走了嗎?”

“嗬嗬,王爺的身走了,但王爺的心留下了。好,大作我收下,作為寺裏的鎮山之寶!”自然大師道。

段郎問:“大師還沒回答我,在看什麼啊?”

“我在看水——你看,三江會合,為什麼這樣渾然天成,和諧進步?那就是因為隻有水性的柔和,才能如此。大渡河好比青壯年,青衣江仿佛少女,而岷江則是母親。三江合而為一,構成了滾滾潮流。”

“水至柔,故成其為大!有容乃大?大師是要告訴我這道理,是嗎?”段郎道。

“嗬嗬,隨便王爺怎麼理解都行!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勇者樂風,義者樂俗……觀水的最高境界是孔子的‘逝者如斯,不舍晝夜!’時間如流水,生命似水流。隻有像流水一樣不停地自我奔騰,才能永遠保持先進而不落伍;也隻有像水流一樣不斷地會聚,才能永遠保持豐盈而不枯竭。”段郎的話又引得自然大師的侃侃而談。

“大師,嘉州小住,為大師增添了不少麻煩。在下很是過意不去。他日有緣,請到大理做客。小王當再次聆聽大師的教誨!”段郎繼續說,“今日與大師一別,也不知道相逢何時!臨別之際,還望大師有教於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