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作物收完了,潘凡青帶走了大部分上繳朝廷,來年再派發到各州縣好大量種植。
林初九也帶來了聖旨,皇帝讓文智軒官複原職,李建蘭也成了將軍夫人。等農作物上繳朝廷後,她便被封為二品誥命夫人,在京城賜下宅子、丫鬟奴仆等。
皇帝的態度已十分明顯,不過李建蘭有什麼樣兒的本事,眼下是他的人了,其他人休想動她分毫。
消息傳出,震驚朝野。
名滿全國、令敵人聞風喪膽的無名將軍,既然是名農村漢。
而那個一直與淩舉人、三皇子鬥智鬥勇的女子,竟是無名將軍的妻子,同時,她也是名農婦。而隨著邊境戰、爭的打響,這無名將軍重新被皇帝重用,他的夫人聽說足智多謀,皇帝眼下多了一名勇士與謀士,可謂是如虎添翼了。
可結果再一次讓大家感到意外。
文將軍並沒有回歸朝野。
文夫人依然在村裏伺弄草藥、偶爾打理她的店鋪。
這兩人絲毫沒有上京的意思。
將軍與誥命夫人呆在鄉下種田,這是幾個意思啊?
……
自從接了聖旨後,李建蘭的兩個鋪子生意便水漲船高,越發紅火了。不過,她眼下是有兒萬事足,什麼都不想了,隻想守著這兩個鋪子過平凡日子。錢不再多,能溫飽就行。
兩個農莊已種上了桃樹,再過一年,就能開花了。離她所向往的桃花源,又進了一步。
一切都挺好。
唯一令她難過的是,文智軒馬上要上戰場了。皇帝找了個與他身形差不多的人在培養。等文智軒走後,這人會假扮他的模樣,代替他在李建蘭身邊。
一時為了麻痹敵人的探子,以為文智軒沒走;二是為了保護她。
離別在即,李建蘭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趣,就盼著時間過得慢一些。
可時間從來都是過得很快的。
轉眼間,到了年三十。
這一日,家家戶戶都在殺雞拜神。
文家直接就宰了一頭豬,過個大肥年。
豬肉一部分醃起來,等年初二走親戚用;一部分做成各種美食小吃,好到時招待客人。
文家家大屋大,村裏的小孩經常進來與文家幾個小孩玩鬧,加上村民與文家的親戚,每一日都很熱鬧。
李建蘭每日都在歡聲笑語中醒來。而文智軒或許想到自己即將李家,便越發舍不得李建蘭,每日早晨也沒有早起練功或者做家務,隻是側身靜靜地望著她熟睡的美好容顏,內容充滿了柔軟與深情。
年初二這日,因李建蘭要在家安胎,不能出門,李秀才便主動拖兒帶口來給文家人拜年。
難得的是,老李氏也來了。
這是老李氏第一次踏入文家,所以得到了最高級別的禮遇。
所有人都說,她年紀大了,又跋山涉水的,對李建蘭是真心的疼愛。又有人正因為她眼光獨到,才給李建蘭找了這麼好的一門親事。
也有人說,她眼下是見文家日子好過了,才刻意來巴結的。
李建蘭不管他人說什麼,見到老李氏顫巍巍的身形,所有的怨恨都煙消雲散了。
她的雙胞胎弟弟越長越好看,一雙靈動的大眼睛,頗有幾分李建蘭古靈精怪的樣子。這也多虧了兩個孩子的奶娘許鳳。她是真的當孩子是自己親生的一般,照顧得很用心。不過,李建蘭對許鳳的感覺,總是說不上來的怪異。因此她向陳氏提議,年後就辭了許鳳,大不了找個小丫頭回來。陳氏隻是笑笑,沒有說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