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節 新人表現之書生(2 / 2)

至於王繼昭和羅隱,則都已有定計,但他們知道,這新人中臥虎藏龍,自己先說了,怕擾了別人的言路,故而也閉口不言,隻是看著許存和古鑫等人。

許、古兩位,知道自己在漢王心中分量,聽漢王提出問題,這是大政,言不可妄發,那敢輕忽,顧自思考不語,倒是下麵一班文吏,平日百無聊賴常常吹牛侃山的,喝點小酒之後,也沒少了妄自空想,指點江山,倒也真有幾個腦子快的。見那些大人物都是不語,當下不免躍躍欲試。

李煜看到,當即道:“大堂議事,既有所問,有所得即可說,無須顧慮官位職掌。但有妙策,本王定當重用!”

話音剛落,文班從中,一位綠衫官員越班而出,李煜看時,記得剛才古鑫介紹,這是興元府司禮參軍張懷,隨道:“張參軍有何見教?”

張懷拱手而立,恭聲道:“卑職掌管教化,子曰“名不正則言不順”!主公原封嗣吉郡王,如今倡舉義旗,起兵靖難,雖然以聖上皇侄至親,事急從權,自稱漢王,但畢竟不是聖上敕封,如今天子仍在,天下威望所寄。主公當下之急務,理應拜發表章,恭請聖上萬安,並求朝廷正式封賜為是!”

李煜聽了,心道:“如今天下,是有兵者為上,這地盤隻要占下了,朝廷說話不說話,有的什麼大用?不過,如果朝廷正式冊封,那當然是錦上添花!”

隨問道:“張參軍所說甚是!聖上仁厚友恭,本王乃是親侄,如聖上知道本王如此自然是高興萬分,所請所求,定無不準!隻是如今朝廷,梁王朱溫,外托忠厚,實則挾天子以令諸侯,對皇家宗親,視為眼中釘,肉中刺,隻怕本王表章上去,那廝定然欺瞞聖上,暗動手腳。”

張懷答道:“朱溫乃是一外藩爾,雖然權重,但朝中尚有崔相,乃是我大唐棟梁,主公吉訊,定能上達天聽!”

李煜心道:“嗬嗬,崔胤乃是大唐棟梁?真是書生之見,看來此人讀書雖多,怕不是權變明眼之人。”

李煜看看羅隱,羅隱笑道:“張參軍說的,大理無差,隻是具體如何辦,還須參詳,免得為奸人所乘!倒誤了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