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2.城市光芒把夢照亮(1 / 3)

柔桑住在城市東部一個新開發的叫“天河雅築”的花園小區,臨近商業大街但鬧中求靜,環境規劃美麗宜人。五六月天,小區裏幾株木棉樹枝頭結滿鳥兒一般的紅色花朵,讓人看一眼也感覺心就要飛出胸膛。這個小區住的都是天河區白領,多數人在這城市最高級的寫字樓中信、市長大廈裏上班,差一些的也在石牌IT一條街,而且多是單身貴族。每天早晨,這些時尚精英精神抖擻地從“天河雅築出發,下班後去酒吧或別的休閑中心、健身俱樂部、美容院消遣,淩晨才回家,第二天照樣精神奕奕。和這座城市的所有單身男女一樣,他們滿世界遊走,尋找可能發生的奇跡。奇跡無處不在,隨時改變大家的生活和人生。

家是柔桑“失蹤”的地方。

柔桑還循著她內地人的生活習慣,天色一暗就急著回家——在內地城市,或者別的什麼地方,夜晚的街頭總讓她有置身曠野的感覺。本來,即使是最偏僻的地方,愛遊樂的人們照樣在黑夜裏找到自己的樂趣。而對於柔桑,這恐怕源於她靈魂深處的孤獨,家,是她包裹自己的一張棉被。

其實,一個孤獨的人,即使身在家中,裹在棉被之中,和置身曠野又有什麼兩樣?

所幸柔桑有詩,綿綿不絕的詩歌,綿綿不絕的詩性幻想和思考,讓她的靈魂在孤獨中上升和飛揚,家得以成為她精神的家園,盛滿她濃濃的眷戀,是她的夢歇落的地方。如果是周末,她一連兩天就待在家裏,手機也不開,真是如她自己說的那樣,把外麵的一切全忘記了。她迷戀家裏的一切,讀書、寫作、睡覺,或者一部接一部地看電影。讀書往往是在陽台上,坐在藤編的圈手椅裏,同時享受經過樹枝過濾了的淡金色陽光。寫作的時候為了讓自己更興奮,她會將一杯紅酒放在電腦旁,不時抿上一口。一個周末過去,周一她總帶著重返現實時的恍惚回到辦公室。

她將嬰兒抱回家後,又給婦嬰用品專賣店打電話,定購包括嬰兒床、衣服、尿不濕、進口奶粉、麵糊等等所有孩子需要的用品,要求送貨上門服務。

她的客廳很大,足足有四十平方。整個室內的風格是寫意的,強調的是精神氛圍而沒有多少世俗生活氣息。電器不多,牆上掛了些畫,每個角落都有不同的花草,有精心配搭的幹花,也有鮮花。透著柔光的落地窗簾是古典歐洲宮廷風格的,門簾是貴州彩色蠟染,此外還有一麵牆上全是貴州蠟染畫和壁掛。所有畫和壁掛,都有射燈悄悄、若有若無地照亮。燈光裏,時間被巧妙擋開,隻有藝術,和藝術呈現出來的夢幻與遐想。

臨近臥房及陽台的小影院區域時尚舒適,茶幾上擺滿各種好吃又漂亮的水果,各種用具精致高貴。

不到一個小時,門鈴聲響,專賣店已經將她要的東西配齊送來了。她用遙控開門器開了大堂門,兩個戴大圍裙的送貨員很快將幾箱東西搬到了家門口,其中最大的一箱是嬰兒床。他們拆開箱三兩下把小床拚裝好,她付了帳,又給他們小費,他們謝過她,送給她一個特意帶給嬰兒的毛公仔。

小床很漂亮,象個小小的宮殿,又象一艘輪船。嬰兒很乖,她將他放進去後,輕搖小床,他一會兒就睡著了。然後,她換上寬鬆的棉布裙子,將一直空著的兒童房布置好,把小床推進去,在床頂上掛了個風鈴,這個房間,就算是有了小主人了。

忙碌一陣,她滿頭大汗,頭發貼在臉上、脖子裏很不舒服。她將它們挽在頭上用一個綠色的夾子夾住。抬臂仰麵之間,仿佛已經是個能幹的母親。

之後她又清潔客廳的地板,整理沙發,直到恢複原先那纖塵不染的樣貌,以及每件物品考究的擺放所產生的從各個角度、方向的視覺效果。她喘口氣,在果籃裏抓了個紅富士蘋果啃著,給王鷹打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