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洪水要來了
黎明前的黑暗雖然很漫長,但是當一點點光亮來臨後,距離真正的黎明其實也就很快了。
老族長在聽了出去報信的人員彙報後,見袁海和袁根還沒有能回來,哀歎一聲,然後下了牛車。
“各位族親,逃亡在即,作為族長,今日我有些話不得不說。我袁家先祖自前朝時期從北方遷居至此地,在百年時間裏開枝散葉,終於有了這偌大的村子。
本以為我們會就這樣一直繁衍下去,可是如今不成了,老天爺要讓我們去尋個更大的前程。
今天,我們就要走了,但是,我要你們所有人記住一點,不管將來如何,這裏永遠是我們袁家村的根,永遠都是!”
說完,老族長不顧袁平的攙扶,朝著村子端正的跪下,然後砰砰砰的磕了三個結結實實的響頭。
這番話說的雖然並沒有多麼高深的水平,但是卻讓人感受到一種風蕭蕭兮易水寒的感覺,似乎再也回不來了。於是大家跪著磕頭就更虔誠,更傷感了。
“出發!”
大魏曆天德十七年四月十六,隨著一聲令下,江南道治下一個小小的蔣家村開始了逃難之路。
……
袁烜披著蓑衣,胸前掛著包袱,手上也提著幾樣炊具,然後在父母的前後保護下踏上了征途。
袁烜此時非常懷念前世的水泥馬路,懷念那種走上去踏實的感覺。至於現在的這條路,袁烜隻能用“厚重”來形容。
當然,這裏的“厚重”指的不是對於這條路的情感,而是走了一段路鞋子底部就會粘上厚厚的一層泥,然後腳上就感覺很重。
像袁烜這樣有合腳的鞋子的還算能正常走路,大不了走一段路就在路邊揩一下鞋底的泥。那些鞋子不合腳,或者穿著改小鞋子的那些孩童,他們時不時就會因為鞋子太重而直接把光溜溜的腳踩在泥濘裏,而鞋子還在身後沒能離地。
孩子們的主要問題在腳步沉重,而大人的主要問題在於身上背負的東西太過沉重。從來沒有逃難經驗的他們巴不得把所有能帶的東西都帶上,而袁家村的牛並不多,驢子更少,至於馬那更是一匹沒有。
如果說沉重的包裹讓人行動緩慢的話,那時不時逃脫的豬和家禽更是讓人著惱。由於時間緊,許多人家都來不急殺豬宰雞的,但是明顯又不可能丟下,所以就隻有趕著上路了。
在這樣的行進隊伍中,袁康一家顯得有些另類。首先,他們家不養豬,僅有的兩隻雞也在昨晚被殺了,而且還被抹了一層鹽巴,如今正在袁康的手上。其次,袁家平時手頭還算寬裕,所以平時都是用銅錢交易,因而這次逃難中細軟代替了不少沉重的行李。而且,合適的衣服鞋子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更不要說袁烜在鞋底綁草繩的動作已經得到了眾人的效仿了。
常言道“遠路無輕擔”,大約半個時辰後,袁烜家的輕便就優勢凸顯了。當別的人家已經氣喘籲籲的時候,袁康一家已經走到了隊伍的第一梯隊了。
又走了兩刻鍾,當老族長發現隊伍已經越來越慢的時候,他下達了休息的命令。
因為是昨夜臨時決定走,加上被山鬼搬家那種恐怖威勢折磨的神經衰弱,從昨天夜裏到現在,很多人都是未曾合眼,也都不曾生活做飯,早上也都是簡單的吃了些生冷的食物。
聽到可以休息,早已餓困交加的袁家村村民趕緊找可以避雨的地方暫時休息一下,給父母妻兒弄點吃的才是當務之急。
看著大家沒走多久就已經累成了這樣,袁烜心中著急萬分,這種速度怎麼和陳麻子一家的馬車相比,他們早一天出發尚且倉皇狼狽。反觀這些袁氏族人個個以為逃了袁家村就萬事大吉了,他們多半以為沒了山鬼搬家就安全了。
殊不知,這才是最危險的!
趁著母親趙巧妹準備吃食的空當,袁烜拉著袁康就來到隊伍的最前方,他希望能勸勸族長提提速。
“族長爺爺,再這麼下去不行呀。如果我們已經到了金陵,這種速度無所謂,甚至為了族人我們還能更慢點。但是現在不行,我們現在還在大壩的範圍之內,就算進了江寧縣也不一定就安全,所以我們現在必須加快速度。”
麵對這樣的問題,老族長也很是煩惱,他也知道兵貴神速的道理,但是關鍵的問題是他也不知道要怎麼才能快的起來。
“快快快,就知道快,你也不看看我們現在人困馬乏的,能快到那裏去呀!不怕告訴你,有不少人還在觀望呢,一旦情況好轉,或者他們走得不順,估摸著他們會故意掉隊,然後偷偷返回村子。”
老族長還沒回應袁烜,坐在另一輛牛車上吃餅子的袁鬆插嘴道。不過這次袁鬆說話沒了往日那種咄咄逼人的氣勢,隻不過要讓他立馬和顏悅色的同一個晚輩講話明顯還有些難度。
袁鬆當年能差點成為族長,那也是出了名的智者,從昨晚開始,他就鐵了心要帶著族人遠離這危牆之下。同時,對於袁烜這個小毛孩子他也格外的上了心,因而看見他過來就特意留心聽他的話,並沒有因為他是一個孩子就輕視了。
對於袁鬆的提醒,袁烜也很是擔心,一旦真的出現了人員回流,那麼整個隊伍的人心散了,速度勢必會更加的慢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