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賣火柴的小男孩
袁烜睜開眼的時候,他第一眼看到的是一輪紅日,不過並不是朝氣蓬勃的旭日東升,而是殘陽如血的夕陽西下!
春日裏的夕陽不能給人帶來溫暖,相反,在微風的吹拂下越發讓人覺得寒冷,如果那人還是渾身濕透的話,那麼這輪夕陽給他帶來的直麵感觀絕對是淒冷和蒼涼。
洪水來的瞬間,袁烜被父母包裹在中間,所以他很幸運的免受了洪水的直接衝擊。等到他整個人被洪水裹挾著向前的時候,他記得自己有過踢騰,有過仰頭奮力呼吸,有過奮力求生。
就在袁烜奮力求生的過程中,他記得自己一直死死的牽著父母的手,不曾鬆過一絲一毫。
袁烜不知道是什麼時候鬆的手,但最終還是隻有他一個人,他不知道父母是不是還活著,但是正如父親說的那樣,袁烜最終會在這場洪水中活下來。
袁烜是活著,但是在看清楚自己的處境後,他覺得如果再這樣待下去他馬上就會死去。
江寧縣有大小水庫**座,這次垮塌的是最大的兩個,因而造成的破壞也非常大。袁烜不知道的是洪水直到衝垮了江寧縣的一段城牆,然後在江寧縣內肆虐了一番後,最終才在廣闊的農田和眾多的江河水渠的分擔下才停止了它恐怖的步伐,最終歸於平靜。
袁烜不知道自己具體所在的位置,他隻知道自己趴著的這個田埂絕對遠離那個最後的溫馨地。
必須活下去,即使再困難也要活下去!這是自己當時答應了爹娘的,他必須做到。
掙紮著站起來,袁烜隻覺得腹內脹結,頭也有些昏沉,一定是喝了太多水的緣故。必須吐出來,讓自己清醒起來。
其實不用大腦提醒,袁烜站起來的那一刻就雙手扶膝嘔吐了起來。雖然嘔吐帶走了袁烜現在急需的熱量,但是他很慶幸的是吐出來的東西基本都是水,沒有食物殘渣,這說明那些之前吃的少許餅子或許已經被自己消化了。
這在身體和精神上都是極大的鼓舞!
吐完後,袁烜的頭腦也變得清明起來,他開始規劃自己的下一步行動。
首先,他檢查了自己的身體,讓他滿意的一點是他沒有外科傷,更沒有被洪水帶來的雜物砸到,也就不存在內傷,這讓他對於活下去有了更多的信心。
袁烜很慶幸自己以前看過許多的野外生存類節目,那些大神級牛人雖然各自有各自的生存經驗,但是最後歸納出來的生存四個最重要的條件分別是:不受汙染的水源,火,可持續的食物以及庇護所。
其實這四個要素還是有些籠統了,袁烜最佩服的生存大師不是號稱食物鏈頂端的男人貝爾,袁烜覺得他的裝備精良,已經可以算是完成了生存的一半了。
如果讓袁烜選擇這個世界上生存能力最強的人類,那一定是英國人埃德.斯塔福特。這位讓貝爾也視為偶像的男人在接受BBC專訪時曾經總結野外生存的最基本原則有三個:
一,維持身體的熱量。人類沒有水和食物都能克服,根據人的身體素質和意誌強弱總能有個掙紮期,但是如果身體在段時間內熱量持續迅速下跌,那一定是最糟糕的問題,因為這意味著暈厥,抵抗力下降,休克,內髒衰竭等許多種可能的後果。
袁烜現在就很冷,而且他感覺自己越來越冷。他的渾身上下濕透了,隨著夕陽下沉,氣溫會進一步降低。他必須盡快讓自己暖和起來,或者找到能讓自己補充卡路裏的食物。
二,明確自己的方向。這個大致可以分為自己的地理前進方向,或者可持續生存的方式方法。
袁旭現在最想做的事情是找到父母,但是他不知道父母是否還活著,他們是在上遊還是下遊。他是應該先保證讓自己活下去,還是盡快動身尋找父母。他不知道!
三,找到水源、火、食物和庇護所。
袁旭轉神四顧,目之所及除了一片汪洋的農田什麼都沒有,沒有人煙,不過袁烜知道有良田的地方一定有人生活,隻不過這裏的人也很可能糟了災,或者已經被徹底衝毀了。
必須馬上行動,在天黑前找到能活下來的那些因素,要不然今晚就算不被冷死,也可能會因為傷風感冒而死於細菌感染,死於前世那些最正常不過的常見病。
雖然是春末,但是夜晚還是會很快到來,袁烜的時間不多了。
有了夕陽的坐標作用,袁烜很容易就能知道東南西北的方向。中國人的房子坐北朝南,而且中國人喜歡開門見喜的說法,對於農業社會來說,沒有比開門見田更讓人歡喜的了。
農田的北邊很有可能有人,想要活著,那就一路向北!
撿起一根粗壯的樹枝,袁烜沿著濕滑的田埂走著,有些地方的田埂還隱沒在水裏,道路越發艱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