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野菜不苦,苦的是人心(1 / 3)

第18章野菜不苦,苦的是人心

連續一個月的雨似乎把天上的雨水全部用完了,接連二天的豔陽讓白日裏的空氣中帶著一絲熱氣,似乎在預示著春天已經到了末尾。

大災過後,袁烜估計山下很多地方可能都有人和牲畜的屍體,到處都是水窪,加上氣溫上升,這正是蒼蠅蚊子繁衍的天然培育室。

一個處理不好,可能就是瘟疫肆虐的局麵。想到這裏袁烜一邊鄙視這個時代的防疫措施和朝廷的賑災手段,一邊又擔心父母的安危!

袁烜心急,但是他知道自己如果沒有不能逃離這裏,那麼一切都是空談。袁烜不是個怨天尤人的性格,他不後悔來到這座道觀,因為來了雖然危險,但是不來他可能昨晚就會死在山下。

遇到問題就要去解決,這和人餓了就要吃飯是一個道理。山上的吃食自然不缺,但在洪災麵前,如果不做未雨綢繆的準備,說不定就會被餓死。

普通百姓家的糧食從來都是不夠吃的,山上走的,天上飛的,水裏遊得,這些都是江南人家的盤中食。

秋日裏如果窮苦人家缺了吃食,他們可能會在江河湖泊裏找些螃蟹來充饑(真實的,《永樂大典》和《四庫全書》等典籍上都有記載,江南窮苦人家秋季了隻能吃螃蟹充饑)。

而春夏季節,大自然養活無數窮苦百姓的恩物是野菜。挖野菜是江姆姆和孩子們日常的勞動,也是孩子們為數不多能出道觀的機會。

江南地區氣候適宜,雨水充沛,最是適合野菜生長了,其中最有名的要算“七頭一腦”,也就是江南人常吃的馬蘭頭、苜蓿頭、薺菜頭、香椿頭、豌豆頭、枸杞頭、小蒜頭和菊花腦。除此之外,還有袁烜最愛的竹筍,所以說在江南,隻要天不作孽,人不犯懶,終歸是餓不死的。

今天大家的收獲很不錯,每個人都有些收獲,隻有袁烜和小八是例外,他們兩個因為不認識野菜而收獲甚微。

不過袁烜的竹簍裏並非空空如也,相反,他的竹簍裏的東西是最多最重的。兩根一尺多長竹筍,一把野蔥,一大束蒲公英,這些東西把袁烜的竹簍撐得滿滿當當。

見袁烜背著有些吃力,小八一把奪過背簍就搭在自己寬闊的背上,絲毫不見吃力,然後再把自己的空背簍遞給袁烜。

“大哥你幫我也采一簍子吧!我們中午就吃你挖的這些,我不喜歡吃野菜,野菜太苦了。”

有些野菜因為沒有被人工培育,種子沒有得到一代代優化選擇,所以帶有苦味是很平常的事情。就像是昨晚袁烜吃過的那碗疙瘩湯,裏麵就有野菜,也帶著苦味。

根據昨晚的記憶和袁烜對別的孩子的詢問,他知道昨晚加在疙瘩湯裏的野菜是放的是豌豆頭,也就是野豌豆的苗。

袁烜趁著江姆姆沒發現的時候偷偷的把一截豌豆頭含在嘴裏,然後吸吮著裏麵的汁液,不苦!

袁烜以為是方法不對,於是把豌豆頭嚼爛再細細品味,還是不苦!

袁烜做最後的嚐試,他把糊糊的豌豆頭咽到舌根位置,這裏是味蕾感知苦味的位置,依然不苦!

既然昨夜的野菜不苦,麵粉和水也不可能苦,鹽巴也不是苦鹽,那隻能說明加了別的東西。

“別試了,昨晚你喝的那個疙瘩湯裏被下了毒。”

小六,也就是昨夜的小五從袁烜身邊不經意的經過時發現他腳下有一刻大大的枸杞頭,他很自然的蹲下去挖,順便為袁烜輕聲解惑。不等袁烜發問,小六繼續說。

“隻要是疙瘩湯,一定會放野菜,隻不過有時候苦,有時候不苦。昨晚我們吃的時候就不苦,我猜你吃的時候一定是苦的吧!”

“是呀!本來以為是野菜苦,現在看來苦的是人心!”

“嗬嗬,這話說的有水平。不過,你又能奈何?”

“你不想逃出去?”

“想呀,來了半年了,每天都想!可是沒機會呀!我這人膽子小,如果沒有絕對的把握我不敢走!

你很聰明,昨天來了就發現不對勁吧!我知道你也看穿了我,沒辦法,我們現在都是一樣的遭遇,如果你有辦法一定要帶上我。”

“自然!”

“你昨天來,今天就有辦法?”

小六顯得有些不可思議,他原本隻是這麼一說,沒想到袁烜真的說有辦法。

“恩,已經有了計劃!”

“什麼計劃?我能不能幫上忙?”

“我想進廚房!”

“進了廚房之後有多大把握?”

“隻要能讓我掌勺,有七成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