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公夫婦是京城出了名的恩愛。夫妻倆風雨同舟三十多年,經曆了朝代更迭、邊境之戰,隻因先皇怕國公爺功高蓋主,便隻封了英國公這麼個虛職。
英國公忠心耿耿,麵對先帝的卸磨殺驢倒也沒多少不忿。可幾個男孩兒的官途卻是不得不考慮,於是在當今聖上選妃之時,將小女兒送進了宮。
這小女兒聰慧可人,自小在父母庇佑之下長大,卻不是個天真爛漫的。初初進宮,便晉封二品榮貴妃。
隻是英國公府的待遇卻不見提高,不論庶子嫡子都得靠著自己的努力來賺得功名,幸好貴妃肚子爭氣,雖是隻得了六皇子一個孩子,但也讓英國公有了盼頭。
而當今的身體愈發不好,約莫再有幾年也隻是駕鶴西去,六皇子作為皇位的有力競爭者,難保不會登上大寶。那麼未來是誰得到了英國公的爵位,誰就能近水樓台。
他們三房雖是嫡子嫡孫,可惜身為嫡子的父親不比大伯二伯有能耐,為人溫吞軟弱不爭氣,最愛招貓遛狗鬥蟋蟀,說是淡泊名利、遊曆四方,實際間接向國公府眾人表明,他沒有這個心思去爭權奪利。
這不快過年了,前陣子來信說是還在滄州,不日將到京城。隻是這爵位隻有一個,哪怕退出了一個強有力的競爭者,另外兩個卻不會輕易放鬆。
人多的地方便是明爭暗鬥不斷,隻是用個晚膳的時間,男女分席而坐,竟也能生出事端來。
四姐昭然愛武不喜文,又厭煩這群女人綿裏藏針、話裏有話,今日便不曾來。比起大伯母家的蠢貨五姐,沈昭言與她關係頗好。
隻是用膳之時,也是避無可避。沈昭言身邊坐了五姐沈昭玉,六姐沈昭華,六姐是大伯家的庶女,安安靜靜吃飯,隻是見著沈昭言望過去,不自覺地畏縮了一下,朝著沈昭言幹巴巴的笑了笑。
沈昭言容貌極盛,見她堂皇,隻回以微笑,然後將視線轉向了沈昭華旁邊的五姐沈昭玉。
沈昭玉似乎氣得不輕,憋著一股子氣在胸口,便是大伯母將菜擺在她碗裏,也被她伸手一推跌出去好遠。
碗筷湯盆叮當作響,在一眾女眷安靜用飯之時,發出這樣擾人的聲響。
“哎喲喲,小五這是怎麼了?”二伯母鄭氏便是盯著這麼個時機出聲。
這小五慣是個愛慕虛榮的丫頭,本以為她喜好浮華的性子能隨著年紀漸長改變改變,可今日從三房田氏那頭知曉,這丫頭竟是動起了小九玉佩的心思來。
若那玉佩是尋常玩意兒也就罷了,可偏偏是老太太給的,怎好說讓她拿了就拿了呢?
誰成想這五姑娘還是這麼個臭脾氣,自個兒想要的,便一定要拿到手。隻是也不想想自個兒的身份,人家三房才是老太太的嫡子嫡孫,哪裏容得下她這麼個庶出的嫡係耍脾性!
英國公夫人喜靜,今日又算是個合家團聚的好日子。沈昭言亦是她最喜歡的孫女兒,今日是絕對容不下有人觸了沈昭言的黴頭。
“老二家的,用膳的時候莫要出言。”老太太沒有直接打壓沈昭玉,隻讓二伯母鄭氏不要出聲。
鄭氏知曉老太太定有自己的考量,隻閉了嘴安靜吃飯。
卻是如她所想,老太太撚著筷子往桌上一放。
“若是回國公府這般不開心,那還回來作甚?老大家的,你這個當母親的,是該好好教教五丫頭了,既是已經及笄,就不再是個小丫頭,也是時候找個嬤嬤教教規矩了。”
沈昭玉一聽這話,便是不肯。眼睛瞪得老大看著這該死的祖母,若是在家,奶娘早就哄著自個兒了,母親也是千依百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