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避寒(1 / 2)

13、避寒

謝瑜這人雖看著平日裏有些嬉鬧不著調兒,但在正經事情上頭還是十分可靠的。比如說上回兒說過要安置謝府一家的事情,他與鄭成玨借了鄭家名下的一個小山莊。謝瑜來信跟謝夫人也隻說是那地方有溫泉,立冬之後是避寒的好地方,那地方閑著也是浪費,林三娘如今懷著身孕總歸暖和些的地方有利於養胎。

謝白掀了簾子,回頭看見背後的淮安城,隨著馬車的前行變得越來越渺小,最後隻剩下個淡淡的影子,一直鬱結在心中的問題才稍微得到紓解。如今皇帝病了這麼久,在幾個月前就把幾個兒子都召回到了京城當中,沒有絲毫立儲的意思,隻是讓自己的大兒子西海王與小兒子東郡王共同監國。

看似平靜的局麵,其實隻是一根被繃緊到了極限的細線,很快脆弱的平衡就會被打破,戰事一觸即發。淮安城這座看似不起眼的小城也將陷入戰火之中,父親謝涯鎮守東郡要地,兄長謝瑜與眾多東郡兒郎一同在戰事當中揮灑熱血。謝白在王座更迭的動亂之中所能做的所想做的,不多,保護好他的家人。

既是借了人家,便要禮數周全,必定是先去拜訪過主人鄭國公。鄭國公一聲戎馬,戰功無數。如今已經告老還鄉了,從前鎮守邊疆的生活習慣還是改不了,謝白隨母親小姨登門時候,管家告訴他們國公還在校場上,把他們迎了進去廳裏飲茶休息,差人去請鄭國公了。

雖是封侯拜相的人家了,但廳堂簡單樸實,沒有什麼花哨風雅的東西。想來平日也是沒有什麼客人來訪,府中大多邊疆回來的將士,大多軍人鐵血,少在屋內,鄭國公也不喜過舒適奢靡的生活。但仆下見著謝夫人是柔弱夫人,而林三娘還身懷六甲,謝白又是個小少爺,想著照顧得周到些,費了好些勁兒找了火盆,才總算使得廳堂暖和些。

已經是七十歲的老人了,但這位鄭國公進門走路帶風。他往幾人麵前一立,身形挺拔,步伐沉穩,自帶一番凜然的氣魄,鷹眼白須,精神矍鑠。謝白隨著母親起身向鄭國公行禮。

謝白上輩子對於鄭國公可算是印象深刻。上輩子鄭成玨和謝瑜沒死在邊疆那邊,倒是回來坦誠的時候差點死在了鄭國公的棍棒之下。謝瑜這等皮厚之人,因著顧惜弱之間的兒女情長消沉不已,常被謝侯家法伺候,後來被打簡直如撓癢癢似的。但那一回謝瑜替鄭成玨挨了一記,當場吐出血來,可見鄭國公寶刀未老,雄風猶在。

鄭國公揚手止住了謝夫人與林三娘行禮,他隻道說:“不必多禮了,之前成玨已與老夫說過這事了,莊子你們盡管去住吧,那莊子閑著也是閑著。”

謝夫人忙頷首致謝:“多謝鄭國公了。”

鄭國公隻搖搖頭道:“如今時局紛亂,謝大人身負重任無法照料女眷。老夫雖也是一副老骨頭,還是受得住方寸之地的安寧,你們便放心住著吧。謝大公子是成玨少見交好的同道,老夫本該盡一番地主之誼的,但這府上習慣了簡樸,也拿不什麼好的東西招待客人,不嫌棄便用過午飯,再去莊子那吧。”

也是主人的心意,自然是不好推拒的。一行人在國公府上用過午飯後,在鄭國公府上的人護送下前去位於山上的莊子。那騎馬行在前頭老頭咋看起來不大起眼,但謝白看他握著韁繩凸起的手筋和厚實的繭子,看得出來這人應是隨著鄭國公在沙場上拚殺過的武將。

那人聲音洪亮,閑聊道:“謝夫人,這莊子雖建在山上,地方是偏僻了些,卻也是個避寒的好地方。因為莊子裏頭有溫泉四季如春,即使是數九寒天也不大冷。每隔幾日我會到莊子上送東西,您先住著若還缺些什麼,盡管開口。您們是謝大公子的親眷是當好好照顧著。”

這話這般說來,謝白聽著這一回被這般奉若上賓倒不算全數承著鄭成玨的麵子,還有謝瑜的原因。謝白問道:“您認識我家哥哥嗎?”

“認識認識,謝大公子是個實在有趣的人。別家公子一般與我們這些大老粗說不到一塊來,也就是謝公子他能跟咱們混一塊喝酒吃肉,對邊地的事情也知道得不少,與我們這些長居邊地幾十年的人說起來也是頭頭是道的,倒真是個奇人了。想來也隻有他這樣的人,能夠入得了我們家公子的眼,交上朋友了。”

謝白心中佩服謝瑜這交際的本事,那人臉皮厚實,巧舌如簧,哄人交際的本事一等一的,若是他真的花心思想與什麼人熟絡,倒真沒什麼人能夠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