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我家老頭做了這個督教,倒還是能夠給咱們行些方便的。阿白,偷偷告訴你,他特地把咱倆編在了同一個班上,你我皆在天樞班。”蕭如景有些得意的壓低聲音。“許是幾次惹出禍都到你家避難,我爹也發覺我倆交情匪淺,也不忍分開我們吧。”
謝白聽到了,心裏頭直暗罵蕭相老狐狸,這簡直就是暗示他好好看顧蕭如景這麻煩鬼,不然蕭如景惹了禍事,兩人常在一塊兒,他謝白也是跑不掉的。
正待兩人欲進去學宮時,一輛車駕吸引了眾人的目光,這輛豪華引人注目的車駕不是出自京中任何一家豪強貴族,正正就是屬於當今中宮娘娘寧後。
“是寧家的子侄嗎?”旁邊的蕭如景也十分好奇,伸長了脖子打量,等著看出來的是哪一位。
出來的那個孩子不是謝白熟知的幾位寧氏子弟的任何一位,雖說寧家孫輩男丁不少,但有資格進入學宮嫡出的幾位上輩子與謝白屬於同期,皆十分熟悉。可從寧後的車駕出來的這個孩子卻十分陌生,謝白肯定自己從未見過他。
“阿白,你知道這是寧家的哪位少爺嗎?”不僅是謝白有些意外,蕭如景也十分摸不著頭腦的問著。
謝白搖搖頭沒有說話,眼睛依舊注視著那邊。送那孩子來的不是別人,正是常在寧後身邊十分被看重的那位嬤嬤,謝白記得寧後喚那嬤嬤蘭姨。這一次雖然寧後未曾親自到來,也足見她對於這個子侄的重視。這樣一番送來,學宮之中眾人也不敢低看這孩子。
進入學宮本來第一件事情是去看班級和住處分配,但虧得蕭如景這位督教老爹,謝白無需再去擠公示榜。學宮之中勤思殿為授學場所,而起居則在後方的太微苑。謝白與蕭如景先行到太微苑之中稍作休整。
途中看到幾個侍女懷裏捧著精細的寢具衣物往苑中稍遠的獨立小殿去,那些侍女見著謝白與蕭如景便停了下來恭敬行禮,過後又匆匆的前行。
學宮之中講究簡樸養性,上至統籌一切的督教和負責各班的督學,下至各班的學生,吃穿都是統一供給,溫飽而已,無任何奢靡享受。大多數事物也需要自己動手,隻允許帶一名書童陪同就讀,不可多帶仆從侍女。按照以往舊例而言,一般來說,每個人都是一樣,沒有任何例外。
但這一屆卻有一人是例外的,便是小西海王宋昱。他自小體弱多病,舊病難愈,時常複發。皇帝這次應允了他這位孱弱的侄子隨著同齡孩子一同進入學宮之中就讀,卻也同時特意破例讓宋昱不必與其他學宮子弟一般清苦度日。在太微苑清淨處撥了一所獨居小殿給他,還派了侍女和太醫陪同在身旁,恐防照顧不周,宋昱的身體出現問題。
蕭如景看著那群侍女遠去,投去有些豔羨的目光。最後收回目光,卻歎了口氣道:“也不知道是福氣還是禍事呢?”
謝白表麵沒有反應,心中卻十分認同蕭如景的想法。蕭如景這人平時看著行事有些離經叛道,不符合常理。實際蕭如景看人方麵倒是隨了他那位狐狸爹,眼睛毒得很,腦子在多數時候也是十分清晰的。但凡特例,必然受眾人注視,議論紛紛,眾矢之的。
宮學之內,在禮數方麵十分講究,前往學習的勤思殿必須冠服嚴整。宮學有統一的服製,素白的中衣,外罩淺灰上有銀藍色絲線繡上四象二十八星宿圖。頭上束發所用為同色發帶,上麵紋飾則為太微北鬥七星宿。
開國皇帝創立學宮之時,感於星象奧妙,特別在設計學宮時候將自己所感滲透於其中。比如說學宮中勤思殿之中幾個班的名字正是取自於北鬥星宿,命名為天樞,天璿,天璣,天權等,殿中有一個湖叫做七宿湖,被特別建成了鬥勺的形狀。
謝白與蕭如景同伴,分至相鄰寢室也不是什麼出奇的事情。兩人冠服嚴整後,便可前往勤思殿。
天樞為北七宿之首,天樞班並不難尋,進了勤思殿瞧見的第一間便是了。大白天的明明是學子入學的日子,這間屋子門戶卻是虛掩著的。蕭如景一邊與謝白說著話一邊走,便十分順手的推門。
對於此情景,謝白心中早已有所預料,手疾眼快的把身前的蕭如景往自己的身後拉了一把,才使得不至於被那盆髒水當頭淋下。是誰的所作所為,謝白心中有數。
如果您覺得《元嘉(蘇言)謝白》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22/220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