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農祭
同樣的勸說, 換做鄭成玨去說確實好了有效得多, 宋謙確實很是信賴鄭成玨, 似乎如今比起他們,小太子更願意跟鄭成玨待在一塊兒。
鄭成玨在跟他說話,謝白自覺的出去回避,謝瑜陪著過來一直在外頭等著,此時正靠著進院子的拱門旁,謝白走到他身邊。
“今日多虧鄭姐姐幫忙了。”謝白說道。
“何必客氣呢, 成玨與我們本就是一家人。”謝瑜笑道。
謝白看著自家兄長厚臉皮的模樣也懶得再說他了。“原本不想走這步, 總歸這次還是將你們牽扯到裏頭了。”
“若不到這地步, 你也不打算與我們坦白這件事情吧。”謝瑜太清楚自家弟弟的性格了, 一件事情能夠放在心裏頭憋到爛死在骨子裏頭。
謝白不說話,表示了默認。他真的沒有把人牽扯到當中去,此事過於凶險, 他如今雖還未曾與元嘉正式成婚, 但已然是夫妻一體。
他已經無法抽身, 總歸還是要給謝家留下一條後路的, 謝瑜是謝家長子,他總歸還是不知道好些。
謝白看著謝瑜沉聲道:“你們今日之後就當成從來沒有聽過這一件事情, 現在抽身還來得及。不為你自己也為鄭姐姐和謝家想想。”
謝瑜生平所懼之事不多,但謝白這一句話裏頭恰恰踩著了謝瑜的要害了。
“殿下所行的是修羅之道,我決意追隨, 但無需將其他人牽扯進去。”
這一次謝瑜給謝白的回應無聲的, 他自然明白謝白所言的修羅之道是什麼意思, 徑直走到弟弟的麵前輕輕拍拍他的肩頭,對他道:“我倆沒有什麼不可言的,你與殿下多加小心。”
謝瑜說著這話的時候又望院裏看了還在院中與小太子說話的鄭成玨,不著邊際的又來了一句。
“所以說還是生女兒,生得像成玨一般相貌更好,生兒子總歸還是個討債鬼。”
謝白聽這話便明白,謝瑜是有些不高興鄭成玨就這麼把自己晾邊上去了,心裏莫名有些為謝瑜未來兒子感到不幸,居然有個這樣的老爹。
江山名為社稷本就是以農為重,因此每年的農廟之祭就顯得尤為重要,帝後皆為表率出席,天子親耕撒穀,皇後親事蠶桑。
為著藉耕禮和親蠶禮,禮部忙活了好一段時間,蕭如一副累得不行的樣子。一切春事農桑都依照禮記古法來,事前需要準備的不少,時辰也十分講究。
蕭如景對於那日的藉耕禮這麼描述道:“不過那天大家都得跟著難受,為跟著日出率領群臣耕於南郊,陛下他們那天平旦末時便會從宮城出發,去往南郊。”
“阿白,你這未來駙馬天子近臣必然是提早做好準備。”蕭如景看著不說話的謝白。
“確實如此。”謝白聞言點點頭,確實是要提前做好準備。
蕭如景說著又問了一句。“你隨陛下事農耕,那麼殿下她應該要隨娘娘她與內外命婦一同往北郊去吧?”
“不,殿下她要留在宮中照顧太子,總歸如今大病初愈身邊無人照看是行不通的。”謝白答道。
這時兩人站在帝京城的煙柳湖邊上,此處之景在景中極富盛名,三月初春,兩堤春柳最新綠,恰似一片春煙扶搖而上掩映湖光山色,今天天色並不好,一片烏雲重重的壓到天邊,遊人並不多。
湖麵之上一陣風刮過來,蕭如景攏了攏自己的衣袖,瑟縮了身子道:“你喊我出來,趕忙得很,也忘了這倒春寒的時候還反複無償,比起冬日有過之無不及。這風雨欲來時候更是風大,需得小心才是,總歸少了準備還是麻煩。”
“多謝。”與蕭如景相處這麼多年,這麼點暗示的話還是聽得明白的,謝白對於蕭如景的提示表示了感謝。
謀事在即,加之如今寧澈初入宮中,元嘉如今需得時常陪在身邊,無法出宮,這幾日宋謙這邊都是謝白時不時過去照看著的。宋謙現在身上的傷未好全,但總是閉門在房中總歸氣悶,於是初苒便在靠著池塘的窗下放了張躺椅。
謝白過去的時候,宋謙正望著窗外出神,十歲的孩子正是貪玩好動的年紀,更何況像是宋謙這等曾經的天之驕子,如今甚至今後都要困局在這樣一隅之間了,要接收起來更是困難。
謝白無一打擾,雖說現在宋謙不至於像初時到別宅這裏那樣抗拒他,但完全取得信任仍需很長的時間。謝白站了會兒,宋謙意識到有人過來轉過頭來,看著謝白,眼神之間有些猶豫,似乎在措辭要說的話。宋謙這孩子的性格跟弟弟不一樣,寧澈小時候便在別宅孤獨的長大,加之體弱,性情文弱乖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