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師傅肯定答應,秦鳳鳴之後的習武更是刻苦,早出晚歸,風雨無阻,從未有所間斷。
張堂主回來後,並未見到袁克儉,自是大為不解,雖詢問了一番其他弟子,但也並未太過深究此事。因為落霞穀再一次選撥新弟子之事,此時也正在如火如荼進行。對一兩名新近弟子失蹤之事,他自是無暇分身。
如何處理弟子失蹤死亡的後續事情,自然有專門的堂口負責。
日月穿梭,花開花落,日子不覺間又過去了數月。
距百煉堂比武之日越來越近了。在此期間,與秦鳳鳴同入門的其他弟子,也已自教習口中知曉了比武之事。眾人興奮之餘,也被告知,今年比武,他們不得參加,隻是到時可以前去觀看。這讓眾弟子感到氣餒非常。
但想想之後,眾人也均都釋然。滿打滿算,他們進入落霞穀不過三年,習武更是僅有兩年時間,比起那些已入門六七年的弟子,之間差距,可想而知。
此次大比,往屆所有依舊在百煉堂修煉弟子都會參加,總人數有六七十人之多,入門最少的,也已有五六年了。其中更是十數人,已然入門**年之久。
好在這種大比,僅限於百煉堂。如果加上那些落霞穀門人的後輩,同齡之人將會達到一兩百人。
欲要在如此多好手參與的比試之中取得好成績,其難度之大,可想而知。
對於比試成績,雖然秦鳳鳴並未放在心上,但爭強好勝之心,年少的他自是會存有。故此,除了每日習武,其他之事,秦鳳鳴不再理會分毫。
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終於,大比之日終是來臨了。
這一日清晨,一身穿青衫的青年將秦鳳鳴等同來弟子帶到了一處山穀。這一山穀廣大非常,在山穀之中,有十座兩三丈高石台存在,每一高台方圓足有二十丈寬窄。中間一高台,更是足有五六丈之高。
在這一高台之上俯視四周,周圍高台曆曆在目。
此時,山穀之中已有許多弟子存在,東一波,西一波相互聚攏一起。山穀四周是身穿青衫和棕色長衫的青年。這些人,秦鳳鳴未曾見過,並非是百煉堂弟子。
看著山穀中間聚在一起,身穿灰衫的弟子,秦鳳鳴知曉,這些弟子,將是此次參加大比的弟子。
一直到巳時,在中間那座五六丈高台之上,突然顯露出了二十多人,其中百煉堂堂主張力當中而坐。
“下方諸位弟子聽著,欲要參加此次比試的弟子,去到這石台之後領取號牌,今後比試,將以抽取的號牌為準。”
就在台下眾人相互議論之時,當初主持秦鳳鳴等人入門測試的王長老現身在了高台之前。製止住眾人議論後,朗聲開口道。
聲音並不很大,但是在場每個人都聽得清清楚楚。
隨著王長老話音,立即便弟子走出,輕車熟路的去到了石台之後。
秦鳳鳴見此,自然也不再遲疑,向段猛點頭之後,也步出了眾人之處。
一會兒功夫之後,在段猛眾人的驚愕目光之中,秦鳳鳴重新走回,其手中,此時已然握著一個寫有號碼的竹牌。
“鳳鳴,此次比試,難道你也會參加不成?”見到此處的段猛等同來弟子自是大驚。
“不錯,我向堂主請求,才好不容答應讓我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