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番外九 今夜還如昨夜長(1 / 2)

初夏的陽光透過窗欞灑在書房的案上,硯台裏的墨汁盈盈閃光。賈壽走進書房時,孫承恭正在提筆練字,他未束發,任由長發披在肩上。

賈壽上前道:“公子,外麵有人想見公子。”

孫承恭沒抬眼,隻是看著案上的紙,似乎在斟酌下一筆落在哪。

“誰?”

賈壽看出主子今天心情欠佳,趕忙道:“是公子的一位故友。”

孫承恭握筆的手頓了頓,隨即道:“讓他進來。”

賈壽抱拳退下,不一會兒便領進來一個身姿窈窕的美人,那人一襲紅裝迎著陽光站在扉側,孫承恭將筆擱在案頭的筆山上,遲疑著抬頭,然後便愣住了。

賈壽見狀識相地離開,隻留他們二人在房內。

雖相隔十年,孫承恭還是一眼認出了李奕欣。

隻是麵前的李奕欣,已經不是當年不喑世事的元瑛公主,而是可以獨當一麵的明德郡主。

李奕欣似乎對他的驚訝感到滿意,施然行了個禮,笑靨如花:“公子,別來無恙。”

孫承恭微微驚愕:“你怎麼回來了?”

李奕欣笑容絕美,並沒有直接回答他的問題,反道:“公子可還記得,十年前對本宮的承諾嗎?”

孫承恭一時沒有反應過來,李奕欣忽爾向前一步,輕輕執起他的手,將一塊玉雕的寶物放進他的手心,眸中的笑意更深。

“你說,孫家欠我的,由你來償還。”

永泰十八年,孫昭儀給承歡殿送來上好的西域補品,陳貴妃吃了補品,隔日便中毒身亡了。

這事在宮裏傳開,鬧得有些大,大家都猜測孫昭儀是因為膝下無子,對寵冠後宮的陳貴妃心生妒忌,才會使用這種卑劣的手段害她,如此毒婦,聖上必定會將她打入掖庭。

可萬萬沒想到,皇上隻用了“事有蹊蹺,還需明察”這幾個字搪塞了陳家,並罰孫昭儀閉門三月,抄寫佛經女則。

這罰得實在太輕,固然南衙屬孫家勢力最為龐大,帝王都要敬他三分,但這個處罰實在有失公允,難以服眾,再加上陳將軍一向疼惜自己的妹妹,便懷疑是孫家從中作梗,阻礙了案情的調查,從此孫陳兩家結下仇怨。

後宮本就是個是非之地,怪事慘案接連發生,久而久之宮人們便也就淡忘了此事。

可李孛弼兄妹卻不會忘記。

母妃離世後,父王也對他們兄妹冷落起來,李孛弼懷疑事情沒有那麼簡單,便開始四處搜查證據,李玉和也被太後送進了百福殿,由成年的太子照看,承歡殿一夜之間變得空空蕩蕩,從前的歡聲笑語仿若一場舊夢,如今庭院深深,孤靜寂寥,隻留李奕欣一人,日複一日,望著殿前的花開了又謝。

直到秋末一日,承歡殿前楓葉鋪就的緋紅小徑被人踏碎,瑟瑟秋風卷起那人的衣角,他自月門走進她空落的庭院,眉眼寒若秋霜,紫衣綬帶一如初見。

李奕欣坐在涼亭裏,靜靜地望著孫承恭一步步朝她走來,直到行至她的跟前,她才笑著道:“孫公子,好久不見。”

他聽她故意咬重了那個“孫”字,明白她心存芥蒂,一言不發地站在亭外離她一尺的地方,抬眸望著她:“公主最近還好嗎?”

李奕欣嘴上在笑,眼中卻翻湧著複雜波濤:“公子以為什麼叫做好,什麼叫做不好?難道本宮母妃被人毒害,父皇袖手旁觀,公子卻還指望本宮過得好嗎?”

孫承恭聽罷臉上閃過一絲愧疚:“……對不起。”

若真是一句“對不起”就能化解這些年的恩恩怨怨,人也不必活得如此沉重辛苦了吧。

李奕欣沒回應他,看著滿庭的楓葉流丹,緘默不語。

孫承恭凝望著她,半晌後道:“孫家欠你的,由我來償還,夠嗎?”

李奕欣有些不可置信地看著麵前的少年,覺得他此時天真又直率。

良久,她低不可聞地笑了:“不夠。”

李奕欣說著,從袖中拿出了一個青玉貔貅,輕聲道:“這玉貔貅是本宮母妃的遺物,若你敢對它發誓,今生今世永遠服從本宮,本宮便考慮原諒孫家。”

孫承恭微微蹙眉,盯著那個貔貅,鄭重道:“我發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