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等恭迎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群臣的朝賀聲,讓穆傾城這時才相信自己沒有做夢,自己是真的做了這軒轅王朝的主人-軒轅王朝的皇帝。
壓抑住滿腔的激情,他先舉目環視了大廳一圈,這才朗聲說道:“眾愛卿平身。”
“謝主隆恩。”
新帝的遲疑,眾多的臣子心裏明鏡似的,可連丞相歐陽忠這樣的三代老臣都沒有說什麼,事已至此,他們又能再說什麼。
“眾愛卿,父皇因年事已高,故而傳位於本皇,本皇希望你們能如輔佐父皇一樣一如既往的輔佐本皇,讓我們一起為軒轅王朝的繁榮昌盛共同努力。”
“陛下放心,老臣等人定不辜負陛下的期許。”
穆傾城的話剛說完,丞相歐陽忠第一個站了出來。
他作為三朝老臣,門生眾多,此時率先站出來表了姿態,自然他門下的臣子們都先後站了出來。
看著眼前的這一幕,穆傾城內心是激動的,雖然他知道歐陽忠一定會支持自己,可真的到了這個時候,這感覺自然是不一樣的。
“丞相能鼎力相助,本皇自然深感榮幸。有丞相的支持,本皇也認為一定能將軒轅王朝帶上一個新高度。”
“陛下英明。臣等都願意效忠陛下,為軒轅王朝的未來努力。”
“眾愛卿能如此想,本皇深感欣慰。當然如果有人覺得年老體邁,不在適合在現在的位置上繼續為軒轅王朝奉獻了,隻要上奏,本皇也定然會允許告老還鄉。”
“陛下這是嫌棄我們這幫老臣了嗎?”
原本一眾老臣在穆傾城的話後正打算站出來順著他的話說時,畢竟一朝天子一朝臣。殊不知丞相歐陽忠卻又再一次站了出來。
“丞相這是哪裏話,本皇隻是不願落個為難老臣的名聲罷了。”
“謝陛下厚愛,臣等確實時常深感體力不支,若陛下準許,老臣請求告老還鄉。”
穆傾城說完後,不待歐陽忠在接話,禦史餘景芝就站了出來。
這禦史餘大人,在朝的眾人都知道不是丞相的人,而是忠心耿耿於太上皇之人,此時站出來說出這番話,定然有他的深意。雖然說,這新皇看著挺像回事,可誰知道日後會怎樣呢?
如此一想,多數老臣們都站了出來,紛紛效仿。
原本這是穆傾城和歐陽忠商量好的一出戲,以此來測試眾大臣的忠誠度,哪知因為一個餘景芝卻變成了這樣。
一時間,整個大廳就這麼沉寂了下來。
看似是新皇在思考,實際上卻好像是老臣們在與新皇叫板。
“陛下,您初登大寶,老臣們雖然說都有些力不從心了,但也不急在一時,你雖說有心讓老臣們告老還鄉享清福,可這江山社稷也需要有人來支持。新舊換代無可厚非,可也得新生代成長起來,老臣們才能退,你說呢?”
短暫的沉寂後,歐陽忠再次站了出來。
看著眼前這個白發蒼蒼的老人,雖然知道這一切都是一場戲,但穆傾城此時對他還是有了一種欲殺之而後快的想法。
他雖然知道餘景芝與歐陽忠不是一路人,可誰又說得清楚他們私下是不是一路人呢?誰又能保證這不是他們一起給他的下馬威呢?
身為三朝老臣,歐陽忠將穆傾城眼中一閃而過的殺意看的清清楚楚。
詭異的一幕是,正是因為這份殺意反而更讓歐陽忠滿意,甚至還不著痕跡的點了點頭。
“丞相說的有道理,是本皇思慮不周,以後還請丞相多多指教本皇。餘大人,這件事是本皇思慮不周,還請你多擔待,如果你真有退下去的想法,你就在禦史裏麵挑挑你的接班人,等新的禦史能接任你的位置,本皇就讓你回鄉養老。至於其他大人的話,若真的是體力不支,也和餘大人一樣,但本皇還是希望你們能在替本皇多堅守幾年。”
既然是餘景芝帶的頭,那麼這個人是不能再留了,而其他人卻不能就這麼輕易的離開。新舊更替那能全部都換呢?
穆傾城的心思,眾人自然都能理解。
“老臣領旨,謝主隆恩。”
在歐陽忠的帶領下,臣子們再次叩謝。
就這樣,登基大典後的第一個早朝,皇帝穆傾城是帶著滿肚子的火氣散了朝走出玄武殿。
隻是人還未到軒轅宮就被蘭妃派人截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