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好運連連欽賜婚,英姿颯爽別美人(下)(1 / 3)

即使是現在回到了住處,蕭問天的耳中猶自還轟鳴般的想著‘陛下聖明、臣願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等等溜須拍馬之詞。

蕭問天與徐庶二人事情已了,在漢靈帝下旨命令蕭問天與董卓二人第二天領兵出征黃巾之後,他們就如避瘟神般的要多快就有多快的離開了皇宮大內,否則,蕭問天與徐庶二人就此淹沒於浩瀚群臣的‘好意’之中了。

徐庶不經意間的突然打了一個冷顫,全身抖擻了一下,一想到大殿之上那些老大臣們看他就想在看自家女婿一般的眼神,徐庶心中就惡寒不已,‘真是一幫子的勢利眼啊!’。

徐庶小心翼翼的看了看坐在石凳之上一動不動的蕭問天,心中掙紮了片刻後,來到蕭問天身前,小聲道:“主公,明日即要啟程前往征討黃巾賊寇,還是早些準備一下吧。”

蕭問天此刻雙眼凝望著遠方泛紅的天際,此刻已是黃昏時分,天際落日別樣紅,瑩然了整片的天空。

過了良久,蕭問天才深深的歎了口氣,兩眼又恢複了一絲神采,看著身前有些惴惴不安的徐庶,沒有立刻說些什麼,反而是站起身來,背對著徐庶道:“元直,你說得對,是該做些準備了,這些事請你且不必問我,自己看著辦吧。”

徐庶此刻亦是不知蕭問天心中在想著什麼,‘是殿上皇帝的突襲賜婚?是不好對兩位主母交代?還是’

徐庶微微的搖了搖頭,心中想到:“該知道的心中清楚即可,不該自己知道的還是想都不要想吧!”

徐庶轉身就向院落腳邊處的一座偏房走去,那裏有著跟隨蕭問天的負責傳遞消息的兵士。

待得徐庶進了那間房間後,蕭問天身後清逸的風中模糊地傳出兩個字來:大哥

第二天,老天爺仿佛知道今日是個大日子,很是給麵子的露出了一張笑臉,不僅是老天在笑,所有在洛陽城南門之際翹首以盼的朝中大臣們也是在笑著

漢靈帝昨日退朝之際已是頒下聖諭,翌日即是今日,要求殿上所有官員清晨在南門集中,以為冠軍侯,大漢神威衛將軍送行。

原本就是熱鬧非常的南門今日更是人頭攢動,朝中大臣們一個個總不可能踩著兩隻腳掌徒步來到南門吧?是以,為了保持自己的精力放在適用的地方,這些官老爺們按著慣例都是前呼後擁的,在一票家丁、仆人的服侍下,早早的便來到了洛陽城南,翹首以盼的觀望起來,他們都是希望能夠早些看見神勇無敵,英俊非凡,‘位高權重’的蕭問天,原因無他,隻是這些大臣們不約而同的都是帶來了各自家中‘待嫁’的女眷。

令人哭笑不得是,這些想要巴結新貴蕭問天的大臣們,帶來的女眷之中竟然還有著處於咬手指習慣的三歲**!

‘老天太瘋狂了!’。這是蕭問天跨著烏龍,身著黃金硬鎧,肩披紫色鎏金長袍,手持盤龍戰戟,威風凜凜走過一眾翹首相待,手推自家閨女,像似在推銷一般的朝臣身前走過時,心中苦奈的聲音。

此刻,隻見張讓意氣風發的立首於南門前,他的身邊各自站著八位年齡各異的太監打扮的人物,不用說了,看官到此必定已是猜想到,莫非這些便是權傾朝野的十常侍?但是怎麼招得卻是少了一人?

不錯,正是此‘十常侍’,不過由於幾月前發生的洛陽賊寇事件,原本立身於十常侍中的封諝如今已是降罪發回原籍,這還是漢靈帝看在其他幾位大太監的麵子上才沒有判他死刑,否則以封諝私下通敵,意欲謀反的罪名,淩遲處死他都是不為過!

平時個這些大太監都不是個省油的燈,他們雖未朋黨,但隻要有利益的地方就有爭鬥,是以他們十人之間又各自有著‘小黨’,兩三人為一派,對外時一致,對內嗎則是斤斤計較。

前些時日,這些個大太監一見到封諝獲罪下獄,大部分人都是暗中叫好,誰也不沒想去拯救下他們同命相連之人,結果,還是十常侍之首,大太監張讓看的較遠,發了句話這才統領著一票太監前往何皇後那求情,這才使得‘枕頭聽’的漢靈帝在何皇後的吳儂軟語之下繳械投降,不顧群臣的義憤填膺,愣是將罪該滅九族的封諝改為了貶為庶民,發回原籍。

看官要問,那張讓到底說了句什麼話來就‘團結’了他那一票子的兄弟呢?

得得,張讓當時隻是當著其餘八人麵,含淚的說了句:“難道真要讓那些帶棒的家夥欺負到咱這些身殘之人身上嗎?”

一提到‘帶棒’二字,這些個大太監各個都是哭泣不已。曾幾何時,他們也是帶棒一族啊!還不是因為這些個當官的文臣武將搞得天下饑民遍野,使得他們這些個出身貧寒的農家子弟被狠心的父母親戚為了一粟小米將他們送進了宮,淨了身,又去近距離的伺候這些天貴去了!

是以,這些個‘身殘誌堅’的太監們內心深處都是尤惡這些個眼睛老是瞄著天上的大老爺們。

在想到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前提下,這些個先前還打著小心思的大太監們立刻聲明一致對外,一定要在那群朝臣的爪牙下就下自己的‘同胞’,這才有了後頭的苦求何皇後這出戲。

前事不再細說,此時以張讓為首的十常侍與著以蔡邕為首的文臣武將們分為兩班人馬站於南門口,一眾人或是笑眯眯的,或是麵色孤傲,或是低首沉思等等,眾人對待蕭問天這位新貴的態度確是各懷鬼胎,各有各得想法。

原先蕭問天一眾人在離南門口較遠之時還比較難以從‘熱情高漲’的群臣家屬之中脫身而出,隻是待得他們離得南門一箭之地時,撲麵而來的肅穆之氣壓的一票子的家屬一族們皆是自覺讓路,這才使得蕭問天等人可以躋身而出,順利的來到了一眾‘揮灑淚別’的同仁麵前。

望著一臉苦笑的蕭問天與徐庶二人,張讓再伸首遙望了下激動不已的人群,他的心中突然冒了一句話來:“是不是我也該變個女兒出來嫁給蕭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