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膳時分本在外談商的伊家家主伊尚雲及其夫人念玲瓏,‘意外’的出現在了飯桌上。
前幾日瑾安派了兩人來傳消息,一人來了揚州告知伊念澤安北明澈動的心思,另一人則去了金陵附近的一座小鎮告知伊尚雲夫婦消息,前腳那傳信之人剛離開揚州,後腳伊尚雲夫婦便回到了揚州。
回來之後,兩人也沒讓女兒知道,隻是喚了兒子去書房商談應對之策,不過再如何商談也變不了瓊安將要跳入火坑這個事實。
伊念瓊安來到飯廳看到父母時,三年來第一次露出了達至眼底的笑容,這樣的笑容自伊念瑾安進宮以後便已經很少看見了,她整日雖不是板著臉,但她的臉上真的蠻少笑容,就算有,也都是敷衍了事的笑容。
看見女兒的笑容,念玲瓏緊繃的淚腺終是放鬆了下來,站起來走到瓊安跟前,雙眼被淚水模糊了視線,三個孩子,隻有眼前這個女兒自小便沒那麼多操心,孩子出生後,一年365天,至少有三百多天不在家,在外地奔波,年幼的孩子原先也都是老夫人帶大。
如今看著眼前這個一眨眼便要出嫁的女兒,念玲瓏的心中竟不知道是苦是酸。
“父親,母親,放下隔閡,讓伊府中的每個人都平安無事,這樣也就不枉女兒與姐姐嫁於皇族所做的任何犧牲了。”一邊從袖中掏出手帕替念玲瓏擦幹眼淚,一邊看著飯桌上緊凝著眉頭的伊尚雲。
雖自小不在她們身邊長大,但生在這樣的家族裏這一切都是好的,至少她們每年還是有時間在家的,還是有時間回來過年的,似乎為了此事,祖母也好多年沒回來了,連新年都不再回來了,也不知她是否還願意回來為我這個孫女送嫁了。
“瓊安,婚姻之事雖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後麵的話還未說完便被伊念瓊安給打斷了:“父親當年為何不這樣和長姐說?”
“瑾安不願做逃兵,不願讓伊家自此湮滅。”似乎是想到了當日伊念瑾安說這話時的神情,伊尚雲說話的聲音都多了幾分顫抖,孩子的思想何時都變得如此成熟了。
伊念瓊安抬眸一笑,跪在伊尚雲跟前,行了個大禮:“女兒與長姐所想一模一樣,想說的也與長姐一模一樣,女兒不願做逃兵,即使在戰場上被人一劍刺死也無畏,父親,母親,一切後果女兒願自己承擔,伊家的安危還請父親和兄長好生商議對策,如今不比從前,伊家已有兩個女兒嫁給皇室,其他王爺必然對伊家有了除之而後快的心。”
伊尚雲看著跪在地上的女兒,拉住了念玲瓏要扶起她的胳膊,重重的歎了一口氣:“瓊安,你已經長大了,對自己做的決定也能夠負責了,三年前我答應了瑾安由她自己的決定,但如今我已經後悔了,後悔當初由著她了,三日後你去普安寺找靜慧師太,讓她帶你去找你祖母,若是母親同意你嫁給四王爺,那我便什麼都不說,由著你便是了,但若母親不同意,瓊安,你就得乖乖的聽我和你母親的,我們做任何事情你不得幹涉。”
伊尚雲總歸還是知道瓊安最牽掛的人,那個已經白發蒼蒼的母親,有些話自她那個祖母嘴裏說出來,總好過他這父親。
似乎沒想到老夫人會在普安寺,又似乎沒想到伊尚雲會這麼容易的說出老夫人的下落,瓊安跪在地上,眼中滿是迷茫,知道了老夫人的下落,瓊安百分之八十的可能性不會嫁給北明軒,因為瓊安很聽老夫人的話,因為老夫人極有可能不會讓瓊安嫁人。
好不容易堅定的事情,被這麼一下全部擊散。
“如果你覺得你的決定是對的,那麼瓊安,你一定要堅持到底,盡管前方荊棘遍布,盡管生還的希望渺茫,你隻要做好今天就夠了。”扶起伊念瓊安時,伊念澤安在她耳邊是這麼說的。
盡管沒有未來,但你還有今天。
在伊尚雲和念玲瓏還未回來的時候,伊念澤安在房間裏彙出了一幅隻有他自己能看懂的畫,再結合他以往在四王府的所見所聞,他覺得似乎讓瓊安待在四王府是最安全的選擇。
第一,北明軒是個重情義的男人,隻要對方沒有背叛,沒有傷害過他,那麼但凡和他套上一點點關係的人他都會盡全力去保護。
第二,北明軒十分看重自己在身邊人心中的印象,那麼他還會對瓊安不好麼?
第三,瓊安是北明軒拋下尊嚴麵子娶來的王妃,試問一個極其要麵子的人,會對瓊安不好,打自己的臉麼?
綜上所述,澤安覺得瓊安嫁給北明軒是個好方法,早上那個樣子怕是剛得到瑾安傳來的消息,什麼都沒有細想,直接鑽進了牛角尖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