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長得豐神雋秀,再著了一身點塵不染的月白衣衫,坐在那,就如同仙人一般。
那比白玉還銀白,骨節修長漂亮極了的手,動作若行雲流水,不帶一點煙火的。
調出了一碗高山流水,雅致到極處的茶湯。
那手法,那風姿,那美得讓人窒息的茶湯。
再配上那茶香。
領主當場便以黃金兩百兩賣下了那一斤龍團。
同時,以每斤三兩八錢的價格,購買了三萬斤團茶。
謝玨收下了黃金,團茶卻沒有收錢,而是換做了等值的南珠象牙,香料珊瑚琥珀等物。
而且,還不需要對方馬上交貨,而是先立下字據,等船回來的時候交貨。
等交易敲定後,謝玨又買了十萬斤稻米上了船。
安南的稻米是一年三熟,產量高,所以米價特別賤,十萬斤稻米,也不過千來兩銀子而已,謝玨直接丟了兩百斤團茶給米商。
沿著港口的石板路往船上走,謝玨的心情很好,一轉頭看到蘇月那便秘臉,也沒有馬上打擊她,而是很溫和的問道:“怎麼了?看到爺泡茶,終於知道自己那點子泡茶技巧,不過是哄騙鄉下人的了?”
謝七差點沒笑出聲來。
少爺,你可是喝了一路蘇月泡的茶,難不成,你是鄉下人?
好在他在臉色變動之前想起了他每次露出好意,謝玨都會找蘇月撒氣,硬生生的將臉憋住。
扭頭看向旁邊。
蘇月狠狠的瞪了謝七一眼(再藏也看到了),再又低垂了眼簾道:“三爺,說句實話,是我那種泡茶方式好喝,還是您這種好喝?”
這個年代的泡茶和現代的泡茶,其實也不是一個概念。
現代的泡茶,是真的泡,把茶葉放進茶杯,衝開水就是。
茶藝不過是針對不同的茶,采用不同的水,不同的水溫,不同的茶具,不同的衝泡時間,盡量讓不同茶葉的茶香綻放出來。
而這個年代的茶藝,卻真的是藝術性高於茶香性。
首先,茶不是泡的,而是煮的!
這個時候的茶,多是團茶居多,所以,煮茶之前,是先將團餅扳開,丟一些在水壺裏,放在爐火上去煮。
然後,那些文人還喜歡一邊煮一邊往裏麵丟東西。
最講究的,便是最後將茶水從水壺裏倒出來的時候,因為丟的不同東西,再加上特殊的手法,就能在茶水麵上,形成各種不同的圖案!
她上輩子就見過很多次那些文人玩煮茶。
當然,最後皇帝還是會說,他最喜歡的,還是她泡的茶,簡單通透。
當時她很得意,覺得自己的茶藝是超越這個時代的煮茶法的。
就算當時也有幾人煮出來的茶湯讓她驚豔,可那時候,她不容許自己去正視。
而現在,在心境完全不一樣的時候,在真正的,對一切都開始以學習的心態去看的時候,她看著謝玨煮茶。
那般美妙!
便是茶香還未溢出之時,都覺得身心沉醉。
而那茶香合著茶麵上的景象,而是絕美的享受。
那已經不單單是嗅覺和味覺的享受,而是視覺觸覺,連心都被觸動的享受。
看著謝玨點茶,在驚豔的同時,她心中也湧起了壓不住的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