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諸葛允,無論是曹操,還是孫權,都非常頭疼。
此人有絕對的本事,卻忠於劉備。
殺了他?但他總能在你最需要的時候,提供出一個誘人的條件來。
所以對諸葛允,隻能是聽之任之。
孫權想過卸磨殺驢,但是諸葛允卻技高一籌。
而且,周瑜提出的拘禁諸葛允方略,也顯得非常不可能。
畢竟周瑜折在諸葛允的手中,不隻是一次兩次了。
所以孫權在左右衡量之後,決定不動歪心思,開誠布公的跟諸葛晟見上一麵。
“吳候,這麼快就有見麵了!亮,參見吳候。”
孫權看著諸葛允,也是立刻讓諸葛允就坐。
“先生能為了我等共同的大計,不計前嫌,實在是令人敬佩啊。”
孫權說的也是實話,畢竟上一次諸葛允在東吳的時候。
很多人去考慮的,都是如何將諸葛允置於死地。
現在,諸葛允還願意跑過來一趟,將先進的造船技術給帶來,可不就是不計前嫌。
“吳候言重了,亂世之中,從來都不缺少戰爭。如果不是戰爭,亮跟公瑾,或許現在已經成了宿醉的歸人。”
聽到諸葛允這麼說,周瑜不動聲色,隻是點了點頭。
上次諸葛允摧毀碼頭和船塢,給周瑜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
現在,諸葛允已經成了他的心魔。而現在,這個心魔就在自己的麵前,裝的像一個聖人。
“唉,看來公瑾,還是放不下過去的戰爭啊。”
聽了諸葛允的話,孫權也有些想說諸葛允不要臉。
打了這麼久的仗,哪一次是劉備吃了虧的?自然是說放下就能放下了。
但東吳當時,連水城都丟了。
周瑜還險些猝死,好在救了回來,要不然,就是不共戴天的仇人了。
諸葛允自然是知道他們心中的想法,所以直接避開了這個話題。
“吳候,亮風塵仆仆前來,連一口酒都不讓喝嘛?”
沒想到諸葛允如此的不認生,孫權也趕緊一拍腦袋。
“哎呀,你看看,酒席早已準備妥當,請先生隨我來,共同一醉。”
諸葛允也不做作,跟著就走。
坐下之後,跟孫權等人客套了一陣子。
然後諸葛允就全力投入了吃的偉大事業中。
無論孫權說什麼,諸葛允都能對答如流。而且頭頭是道。
但是嘴裏,卻是始終沒有停下。
“吳候,你們是不是,早就嚐試過入海了?”
諸葛允突然來了一句這個,讓孫權也有些沒反應過來。
“是的先生,我們嚐試過了。”
聽孫權這麼回答,諸葛允也一副心裏有數的樣子。
能在長江裏麵折騰的船,進了大海,就不一定怎麼回事了。
先不說淡水和海水的浮力不同了。
單單就是一陣海風,其威力都比長江裏麵要大的多。
在海裏,隻有大船才能夠有折騰的資本。其他的一概白搭。
孫權嚐試讓江船入海,肯定是出過事的。
如果沒出過事,他孫權今天,就不用求著自己給他搗鼓了。
“吳候,我家主公,讓亮轉達他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