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允在這場戰鬥中感受到的,隻有自己軍隊的強大,以及將士們滿滿地對敵人的仇恨。
戰爭,就是民族和民族,或者國家和國家之間結仇的一個過程,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像諸葛允那樣懂得安撫百姓。
不過諸葛允對此並無太大的所謂,被擠到邊緣地區的匈奴,和窮困的羌族,都是為了生存而發動的戰爭。
而諸葛允認為,在這個除了民族意識之外,各種意識都單薄的時代裏,民以食為天,就是最高法則。
如果諸葛允可以供應的起所有人吃飯,能讓所有人都住上一樣的房子,也就是所謂的大同時代。
那樣的話,也就不會出現戰爭了。所以,諸葛允打算,在這場戰爭打完之後,就用糧食來收服周邊的蠻夷之地。
西域已經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了,諸葛允用糧食,錢財,武力和法律,將紛亂的西域統治,並且治理了下來。
而本身就承認自己是漢人的西涼,就更加的簡單了,城池,土地,房屋,足夠讓他們安居樂業。
諸葛允甚至不需要額外去做一些什麼,大漢的百姓隻要吃住不成問題,就會爆發出驚人的力量來。
無論是戰爭,還是製造行業,或者是商業,漢人都是佼佼者,一個不差於猶太人的種族。
當然了,這一切,都要等戰爭結束之後再做打算。起碼諸葛允認為,能解決的問題,就都不是問題。
馬超和諸葛允依然遊蕩在戰場上,匈奴聯軍的人已經越來越少了,他們的戰爭方針非常的錯誤。
分兵就意味著分權,分權就必然會存在分歧,所以,這些家夥根本不可能做到同仇敵愾。也就沒有了凝聚力。
一個沒有凝聚力的軍隊,能爆發出怎樣的戰鬥力?諸葛允覺得,這種戰爭相當的搞笑。
“丞相,自從咱們上次回到天空之城之後,已經五天沒有再遇到敵軍了。”
馬超頗為百無聊賴,諸葛允對大漢軍隊的軍事素養問題抓的很嚴格,所以沒有戰爭的時候,大家都知道應該幹什麼。
這種時候,將軍就是一個最沒有存在感的職位,就連行軍路線,都是隨軍參謀規劃好了的。
由於諸葛允這次定下的作戰方針是輕裝前進,打幾天,就回天空之城補充一下水源和食物,同時也讓馬匹有充分的時間休息。
而自從上次出來之後,已經過了五天的時間,明天,諸葛允就要帶領大部隊回城了。
這段時間裏,他一直都沒有發現敵軍,除了小股匈奴聯軍的部隊之外,基本上就沒有可以讓諸葛允攻伐的存在了。
甚至別說是敵軍了,連個敵營都沒有,這讓諸葛允越發的懵逼了起來,難道敵軍就這麼不聲不響的全線撤退了?
天色漸漸黑了下來,而諸葛允的士兵們,已經很快將背在背上的單人行軍帳篷搭建完畢了。
所有人都三五成群的距離在一起,用火油點燃了煤炭,然後做著自己的晚餐。
諸葛允和馬超坐在一起,商量著明天返程的事宜,以及再次出征時需要行走和探索的路線。
敵軍的突然消失,讓諸葛允覺得就像是做夢一樣,晚上也沒有看到UFO啊,難道還真的就莫名失蹤了不成?
迷茫的點燃了一顆煙,諸葛允開始籌劃著接下來的事情,如果再找不到敵軍的話。
那這場戰爭,也就可以算是正式的,宣告結束了。這一場突如其來,又突然消失的戰爭。
“丞相,你聽,有馬蹄的聲音,而且非常的混亂,似乎是一支急行軍啊!”
不隻是馬超聽到了,所有士兵都聽到了,所以,他們連帳篷都來不及收拾,就翻身上了馬。
麵對敵軍的騎兵,隻有騎兵才能跟他們正麵對決,沒有馬,就是純屬被完爆的結局。
“全軍警戒,隨時準備迎接戰鬥,兩路,去伏兵!快,埋伏埋伏!”
諸葛允迅速的下達著指令,所有的士兵也都立刻行動了起來,然後靜靜等待敵軍的到來。
馬蹄的聲音越來越近,諸葛允也攥緊了手中的工兵鏟,隨時準備打肉搏戰。
但是借著營地昏暗的火把,諸葛允還是看清楚了來人,或者說,是看清楚了旗幟上的的字——漢!
能打著大漢的旗號,那不是諸葛允的軍隊,就是曹操的軍隊,不可能是別人的。
所以諸葛允並沒有下令進攻,而是等待對方的將領靠近,好讓諸葛允看清楚,來的人到底是誰,為何如此狼狽。
但是諸葛允沒有想到的是,當對方的將領靠過來的時候,馬超先認出了對方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