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羅馬帝國的人已經走了嗎?叫我們過來,可是有什麼大事要說?”
諸葛允點了點頭,示意這兩個做賊一樣的家夥先坐下,羅馬帝國的使臣已經走人了。
現在諸葛允把他們叫過來,也是因為諸葛允突然想通了一件事情,所以才要跟他們二人通通氣。
“你們倆,別在我這裏呆著了,趕緊回去招兵買馬吧,戰爭很快就要出現一個結果了。”
出結果?兩個人都是震驚不已,現在的局勢都不明朗,諸葛允怎麼看出來的?
“你倆也別多想,我隻是覺得有點不對味,今天他們的到來,是有些問題的。”
諸葛允感覺,羅馬帝國的大軍,很有可能就會擇日撤退回來。然後進駐諸葛允的城池。
諸葛允的城池位置非常的好,可以說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所以他守住了一部分的土地。
這些地方,已經完全足夠讓羅馬帝國在這裏囤積兵力了。
而現在,羅馬帝國既然已經派人來詢問,那就說明,肯定是有退軍之後,重整旗鼓的打算了。
在薩珊王國地盤上的戰爭,這幫家夥是一點沒沾光,好在也沒怎麼吃虧,算是打了個勢均力敵。
如果羅馬帝國的大軍要撤回來的話,雄鷹王和塔利班在這裏,那純屬就是在這裏找死的,所以諸葛允才提醒了他們。
“丞相,你能確定羅馬帝國已經有重整旗鼓的想法了嘛?這才多久,五十多天,就要退兵?”
諸葛允其實也很納悶,戰爭打起來的時候,兩邊可是都凶猛的一批,結果現在,打成了這幅樣子?
諸葛允猜不透他們的想法,也不知道為什麼戰爭會打成這樣,不過,諸葛允還是有所防範的。
不管薩珊王國和羅馬帝國怎麼打,恐怕他們都在各自保留一支軍隊,是專門用來應對諸葛允和雄鷹王的。
他們拚的兩敗俱傷,就意味著很有可能會被別人所吞並,這種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橋段並不少。
越是家大業大,他們的顧慮就會越多,劉備的當初和現在,就是一個最直觀的差距。
當年劉備敢自己拿著雌雄雙股劍衝鋒陷陣,現在再讓他去一次,恐怕他自己都已經不敢了。
羅馬帝國和薩珊王國必然也是同樣的,所以,他們不會選擇相信任何人。
如果諸葛允有發兵的意圖,恐怕羅馬帝國會立刻撤回來,根本就不和薩珊王國再多做計較。
畢竟相比之下,大漢也是個洪荒猛獸一般的存在,很可能會打破整場戰爭的平衡。
所以羅馬帝國在請大漢出兵的時候,其實也是在提防大漢,畢竟聯盟隻存在於利益上的一些牽扯。
當雙方的利益要求強烈碰撞之後,曾經再怎麼鐵的聯盟,也得大打出手,翻臉不認人。
這件事情,諸葛允心裏相當的清楚,所以他覺得,羅馬帝國這次回撤,也是有這方麵的一個原因。
當然,他們退回來之後的另一個目的,就是找雄鷹王和塔利班了,這兩個始作俑者,現在還不知所蹤。
所以現在,諸葛允是要把雄鷹王和塔利班送出去的,留在這裏,早晚也得暴露了。
況且到時候,就算是他們想走,也未必能夠走得了,畢竟這裏到時候,會被羅馬帝國的軍隊占領。
“丞相,如果到時候,咱們被羅馬帝國的軍隊給圍住,那咱們是不是也需要防範他們?”
趙雲對這件事情還是比較擔心的,畢竟羅馬帝國在防諸葛允的時候,諸葛允也在防著羅馬帝國。
所以趙雲的擔心對於諸葛允來說,並不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所以,諸葛允立刻笑了出來。
“放心吧,你沒發現,最近黃慶城一直不知所蹤嘛?咱們的艦隊,可是專門盯著咱們的後方呢。”
諸葛允才不會把自己的後背如此放心的交給別人,哪怕是把後背交給孫權,都要比羅馬帝國靠譜太多了。
別說趙雲擔心,連諸葛允都不放心,不過他的安排還是非常周密的,所以並不會出現很大的紕漏。
反倒是雄鷹王和塔利班兩個人,沒有料到羅馬帝國慫的這麼快,居然已經有了退守的想法。
如果打成這樣兩邊就暫時休戰的話,雄鷹王根本就沒有機會可以加入到這場戰爭之中。
不過這就不管諸葛允的事情了,諸葛允需要的,就是不讓任何一家,在這場戰爭中突然坐大。
隻有他們可以互相製衡的時候,才是諸葛允可以幫助大漢穩定發展的最佳時機。現在,每個人的野心都已經暴露了。
因為諸葛允,所有人都露出了貪婪的麵孔,將想要劃分對方的想法,直接表現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