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村位於西南部,四麵環山,峰巒起伏,綠樹成蔭,景色美不勝收。
村中間有一條小河,一年四季水流不息,河水都是從各個深山大嶺裏麵的石頭縫隙裏麵流出來的,水質純淨,清甜可口,口感醇滑。
夏天覺得口渴的時候,喝上一口,清甜冰涼透心,無比舒爽!
河水深度不一,有些地方很淺,有些地方卻很深。
河裏的魚蝦也特別多,站在河邊上都能夠看到那些魚蝦在河裏追逐嬉戲,不時還能見到幾隻螃蟹在河底沙麵上爬來爬去。
小河自北向南流,就好像棋盤上那楚河漢界,將羅村劃分為東西兩村,涇渭分明。
其實東村和西村的先祖是親兄弟,兩村全部都是清一色姓林。
羅村雖然有四十來戶村民,不過人口卻不少,大約將近四百人。那個年代家家戶戶一般都生好幾個的,少則三四個,多則七八個。
當然生了十幾個的也有,孫子年齡比小叔還要大,感覺挺尷尬的。
西村中心這裏有一棵祖樹,所謂的祖樹是一棵很大的龍眼樹。
這龍眼樹樹身挺大的,那怕是大人也要三個人手拉手才能合抱得過來。
這龍眼樹沒有人知道它的樹齡到底是多少,據說這是先祖在這裏定居的時候就種下了的。
這龍眼樹看上去顯得有些老態龍鍾,那樹皮上都起了一層青苔。
不過這龍眼樹的枝葉倒是挺繁茂,就像一把大傘,將樹頭方圓二十米內的地方遮得密密實實。
樹底下地麵平整開闊,樹蔭底下四周都擺著許多或方或圓的大石頭。
這些石頭表麵雖然有些粗糙,不過還算平整,並非人工打磨,純天然產物。
大石頭埋在地底下那部分卻是不規則的,這些石頭都是先祖們從別的地方搬運回來安置在這裏的。
這裏是村民們的聚集地。
人們忙裏偷閑的時候,可以來樹底下三五成群地圍在一起聊天打屁,又或者打打牌。
夏天的時候,跑來樹底下睡覺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感覺非常涼快和舒適。
現在是一九八六年。
林小悅八一年出生的,算起來今年六歲了。
農村的娃早懂事,此話一點不假。
六歲的林小悅已經能幫家裏幹很多力所能及的活兒了。
林小悅可以幫著家裏洗洗碗和生火煮飯了。
林小悅的家在西村半山腰處。
屋子後麵和周圍有好多樹木,每當狂風暴雨過後,總有許多幹枯了的樹枝被大風刮斷吹落在地上。
風雨停了之後,林小悅總是帶著比自己小一歲的妹妹林小瑩一起去後山撿柴枝。
林小悅原本不想帶妹妹林小瑩去的,雨濕地滑怕她摔倒。可是妹妹就是要跟著去,好像小尾巴一樣,怎麼甩也甩不掉。
這些枯枝都是帶著油性的,晾幹之後生的火特旺,比別的東西好燒多了。
此刻林小悅光著腳丫,蹲在地堂邊兒上,非常感興趣地看著那些螞蟻們搬家。
這些螞蟻個子很小,看起來小胳膊小腿兒的,不過卻能搬運著比自己身體還要大幾倍體積的東西。
最令林小悅感到吃驚的是,他看到幾隻小螞蟻竟然就能拖著一隻比它們加全部起來也不知道要大要重多少倍的蟲兒在走!
“媽媽,這螞蟻那麼小,怎麼能夠搬得動比它還要大的東西呢?”林小悅好奇地問正在旁邊洗衣服的媽媽陳彩鳳。
“因為他吃得多,力氣大啊,所以你以後也要多吃點,那樣長大了就會變得有力氣了。”
陳彩鳳也不知道螞蟻為什麼會有那麼大的力氣,於是就隨便找了一個理由搪塞過去。
“哦,我知道了。那它們為什麼要搬家呢?”林小悅又問道。
“估計天快要下雨了,它們現在住的地方比較低,又沒有擋雨的東西,下雨的時候水就會淹沒它們的家,所以它們就得抓緊時間趕緊搬家了。”陳彩鳳非常有耐心地為林小悅講解著。
“哦,那它們之前為什麼一開始不找個好點的洞住進去呢,這樣它們就不用搬來搬去那麼累了。”林小悅又問道。
……
……
陳彩鳳也是醉了,自己這個兒子就好像一個好奇寶寶,為什麼一個接著一個,十萬個為什麼也不止啊!
老是問為什麼就算了,關鍵是有很多時候問的問題連自己一家人都回答不上來啊,這特麼就尷尬了!
前幾天林小悅去村子中心那裏玩,不知道聽到別人說了什麼,然後他就跑回來問大家。
“媽媽,你說這世界上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陳彩鳳想也不想就說道:“當然是先有雞啦,沒有雞哪裏來的雞蛋?”
林小悅聽了說道:“媽媽說的好像有些道理,雞蛋的確是雞生下來的,不過雞好像是從雞蛋裏麵鑽出來的啊,如果沒有雞蛋,那雞又是怎麼來的呢?那到底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