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九二 女人當家(中)(1 / 2)

昨天網絡有點問題,一直登陸不上。 ——

好在他們等的時間並沒有很長,也就一盞茶功夫,那位近來名聲鵲起的陳大雷陳總經理便匆匆跑了過來,見麵就連連拱手作揖,口稱抱歉,說剛才在城外接一批貨,得到夥計稟報就趕緊回來,可地方實在遠了點,這才耽擱了,還請各位年兄恕罪雲雲。

總之比起這豪奢環境給予的壓力,陳大雷本人的態度卻還是十分的謙遜客氣,這讓那幾位糧商心中總算略略舒服些。要知道也就差不多年把之前,這陳大雷初入北京城時,四處拜訪本地商戶,他們也都是收到過這位“陳總經理”拜帖的。那時候可沒幾個人將其當回事,有些人隨手連帖子都丟了拜帖上不倫不類的寫個什麼“總經理”算什麼銜頭?見了麵怎麼互相稱呼?你一南蠻子在呂宋那種化外之地關起門來自說自話沒人管,可咱這兒是大明京都!不想守咱們的規矩,那就一邊兒待著去吧。

京師的商業圈子就是這麼傲氣,曆年來想要打進來的過江強龍不在少數,但最後還不都老老實實向京師各大行會低頭。哪怕你背後有人,哪怕你財雄勢大又能怎樣呢?京師裏從來最不缺的便是權力與財富。

北京城的商業圈子一向是如此的自信以及驕傲。他們曾堅信這是所有試圖踏入京師商家們必須遵守的金科玉律。然而南方短毛的出現卻打破了這一切,無論從商業規模,經營手段,還是背後的勢力各方麵比較,瓊市坊這個怪物都絕對不象是這個時代本應該出現的東西事實也確實如此。

但既然這大家夥已經出現了,那京城商業圈所有的規則,京城所有商戶的想法,肯定都要順應這個事實而隨之改變。這些糧商也不例外他們來之前都在家裏好一通翻箱倒櫃,能把先前陳大雷那張帖子找出來的自是歡欣鼓舞,好歹證明是跟這位“陳經理”有交往的,不算貿然上門。而那些找不到的……在把管家或仆役臭罵一頓出氣後,也隻好多備些禮物,指望人家別在意這種“小事”了。

幸虧陳大雷確實沒什麼架子,大家見麵寒暄,無論有沒有拜帖的都是一樣對待,倒並不擺出高人一等的架勢來。而那些糧商此時當然也絕不敢再拿老眼光看待他,口中接連稱呼“陳總經理”不止,盡管他們依然不知道這個銜頭代表什麼意思。

一番問候,各自落座後又說了一通閑話,好容易才進入到正題:糧商中身價最厚,地位最高的那幾位互相使了半天眼色,終於吞吞吐吐說明了來意無非就是希望瓊市坊這邊賣糧時能控製一些,最好每天設個上限,比如千把斤的樣子,這樣大家才好一起開心賺錢麼。

其實這幫糧商在來之前曾開會商議過,那時候還傲氣的很,開口閉口都說這回定要讓短毛把瓊市坊的糧鋪都關掉,就算不關,最多也隻能和他們各家的鋪子一樣,每天隻能以“平價”對外出售一百斤糧食,多了不行。要說他們憑啥敢這麼理直氣壯呢?無非四個字:同行共議,這是咱們糧商行會的要求!

這年頭的商家很少涉及多種經營,大都是隻販售同一種類的商品,所以相關行會的權力非常大。外地商販新到一地,如果不拜碼頭,不把行會裏那幫人伺候好了,那往往就會麵臨租不到房子,請不到雇工,組織不起貨源,以及其它林林總總許多麻煩,這還是合法的,若是不合法的各種鬼祟伎倆,那更是防不勝防。

所以盡管“行會”這種組織並非明朝官方機構,隻能算是民間自發成立的團體,但它卻管理著大明朝的商業秩序。而在這些糧商心目中,他們這些“同行”對於同樣出售糧食的瓊市坊應該是有約束力的。

隻可惜這份自信在坐到這間會客室中的時候便受到了極大打擊,到這時候還能硬著頭皮提出要求,也算他們的意誌比較堅定了。當然自覺把要求降低了許多,這個肯定是免不了的。

對於糧商行會提出的要求,陳大雷隻是笑了笑,倒也並不覺得驚訝或憤慨糧商行會並不是第一家前來提出要求的行會。瓊市坊裏什麼都有賣,也就意味著北京城裏幾乎所有行會都能跟他們扯上關係。所以這段時間他們經常收到各種莫奇妙的要求,糧商行會要求限售糧食在其中還屬於比較“正常”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