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大年夜。
下午四點之前,廖麗已經燒好了年夜飯。
在母親的催促下,李謙和拿著新年禮物送到了爺爺奶奶家,並邀請他們到自己家裏過年。
李謙和的爺爺奶奶(父親的養父母)和他的叔叔住在一棟房子,但平時不在一起吃飯。
和往年一樣,奶奶沒有燒年夜飯,先到李謙和家裏吃一頓,之後,去李謙和的叔叔家吃幾口。
吃年夜飯之前,李謙和收到了爺爺奶奶父親母親四位長輩給的紅包,每人一個,每個紅包都是一百元。
李謙和不缺錢,但他還未成年,自然不會拒絕長輩贈與的紅包,收下紅包後,說了一句吉祥話。
廖麗做了十八道菜,整滿了八仙桌。
顯然,五個人是吃不完這麼多菜的。
吃不完是好事,有年年有餘之意。
李謙和的胃口不錯,喝了一瓶雪碧,吃了一碗多米飯,並吃了很多菜,放下筷子時,他的碗飯裏剩下了大半碗米飯,故意剩下的,為討年年有餘的好彩頭。
吃過年夜飯,李謙和刷了牙,洗了臉,洗了腳,從裏到外,換了一身新衣服。
新衣服都是李謙和放暑假回老家後,去城裏買的。
李奮進和廖麗也都一樣,換上了新衣服。
“謙和,你這身新服,明年再穿,不合身了吧?!”廖麗微笑道。
“老媽,這是好事呢,還是壞事呢?”李謙和笑嗬嗬道。
“當然好事了。”廖麗樂嗬嗬道,“你的個子長得越高越好。”
“長兩米多,也好?”
“兩米多,太高了。”廖麗笑著搖頭道,“超過一米八五就太高了。”
李奮進笑道:“咱們兒子現在就一米八了,以後肯定有一米八五以上的個子!”
“我兒子真帥!”廖麗打量了李謙和幾眼,笑嗬嗬道:“能長多高就長多高吧,總不能讓你頭上頂著一塊石頭,不讓你長高!”
“我出去轉轉!”
和父母打了一聲招呼,李謙和便出門了。
同村很多人大門緊閉,並不是家裏沒有人,而是還在吃年夜飯,李謙和家裏吃年夜飯時,也會把大門關上,這是本地的習俗。
沒走幾步,李謙和遇到了幾個和他一樣吃過年夜飯出來閑逛的同村人。
每個人見到李謙和都會和他打招呼。
從小到大,李謙和一直都是尖子生,村裏很多人都看在眼裏,他讀小學時,跳級後,很多人都說他將來能夠考上大學,見識多一點的人會覺得他能夠考上重點大學。
隨著李謙和進入鎮重點初中,初中跳級,進入重點高中,高中跳級……同村人逐漸意識到李奮進的兒子李謙和不算一般人,甚至一些老年人說李謙和是文曲星轉世。
成為全省高考理科狀元,並考入漢華大學讀書,這讓李謙和在村裏的聲望達到了頂點。
雖然李奮進種植葡萄,以及進城做生意,賺了一些錢,成為了村裏有數的有錢人,他算的上村裏的名人,但自從李謙和考上大學後,他在村裏的名氣遠遠不如李謙和。
李謙和成為狀元,此時傳遍了十裏八鄉,同村人幾乎每個人都有外村的親戚,這些人走親訪友時,很多時候會談論李謙和一家人,主要話題放在李謙和這個狀元身上,李奮進隻是順帶的。
以前,李謙和是別人口中的李奮進的兒子,而如今,李奮進成為了別人口中的李謙和的父親。
對於父子身份的轉換,李奮進絲毫沒有不高興,聽到別人說他是狀元郎的父親,誇他兒子有本事,他心裏別提有多高興了。
看到幾個小孩子在玩鞭炮,李謙和回想起上輩子玩鞭炮的事情。
自從重生以來,李謙和對玩鞭炮就不感興趣,從未花錢買過鞭炮,有幾次長輩要給他買,都遭到了他的拒絕。
“重生十年有餘的時間,都沒有玩過鞭炮,想想有點不可思議!”
李謙和暗自嘀咕了一聲,駐足看了幾眼。
這時候,和李謙和同齡的小夥伴周達鑫出現在李謙和的身旁。
“謙和!”周達鑫大喊了一聲,“想什麼呢?”
周達鑫想嚇李謙和一下,但李謙和並沒有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