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韓說夢境裏看到的那個陳列莫名熟悉的宮室,那紗幔上演出的皮影, 白發蒼蒼卻依然想要借著往昔回憶來尋找自己的陛下。
還有那神秘藏於木盒裏的將軍皮影。
作為當事人看到這一切, 如果說不感動那是不可能的, 衛青忍不住有些心疼地上前,想要抱抱看起來麵帶憂傷的陛下, 告訴他自己真的回來了。
然而魂魄就如風一般透明無形,穿過劉徹的身體,無法和對方進行交流。
劉徹是看不到衛青的, 自然不知道自己命公孫卿進行的招魂其實已經成功了。
“為什麼沒有任何變化?難道他不願意見我?”劉徹的聲音裏帶著一絲委屈, “既然他不願意來見我, 那朕便去見他。”
說完劉徹看起來怒氣衝衝地走了。
衛青抬頭看了一眼已經西沉的月亮,心想都已經這個時間了, 諒劉徹也折騰不出什麼花來。
魂魄長期飄蕩在墳墓之外消耗了過多靈氣, 衛青此時感到了一股強烈的饑餓感, 仿佛活著的時候餓極了時候便是這個感受。
擺在祭台上那些食物的香氣吸引了衛青, 他開始坐下來,享用那些原本就是劉徹為他準備好的祭禮。
魂魄享用這些食物並不是真的吃掉, 而且感受它們散發出來的香氣, 再將裹在香氣裏的受過祭祀香火的靈氣吸收。
衛青對劉徹給他準備的東西很滿意, 幾乎都是他喜歡吃的。
等到吃飽了再去找陛下好了,衛青這樣想著。
誰也料想不到,此時一隊馬車深夜悄然出了未央宮西門, 出了長安城,趁著夜色往茂陵方向而去。
他既然不願意來見我, 那我就到他“家”門口把人叫出來不就行了?
坐在華麗而舒適的馬車裏的劉徹這般“氣勢洶洶”地想道。
夜色中的廬山塚籠罩著一層霧氣,封土上種著青綠色的柏樹,看起來仿佛一幅顏色凝滯的畫。
這還是劉徹親口製定的特殊墓葬形製,那兩位最令他得意的將軍,離開後留存人間的封土也應該如山般高大,令旁人仰望才對。
一隻白色的大鳥似乎沒想到這麼深更半夜的還有人造訪,被車馬聲嚇得撲棱棱扇動翅膀飛上夜空。
“陛下,那是從白鶴館裏跑出來的孤鶴。”擔心劉徹被這鳥兒嚇到,黃門連忙解釋了一下。
白鶴館是建造在帝陵陵園東南的一處建築,裏麵養著許多白鶴和鬆柏,當時還在主管茂陵建設的張湯說,這是鬆鶴延年的好寓意。
而現在張湯離世不知道有多少年了,劉徹覺得自己活得久了 ,就是看到這些人一個個都離自己而去。
劉徹才反應過來,在衛青去世後,這還是他第一次來到自己當年早就為他劃好的帝陵陪葬墓最好的地盤。
起初定下這塊地方的時候,衛青還是個沒長高的小不點,劉徹還是個天不怕地不怕的少年天子,他笑眯眯地哄勸當時根本沒見過什麼世麵的衛青全心全意地為自己效命。
“衛青,你以後就跟著朕混,包你吃喝用度,連死後的墓地朕都會給你留一塊最好的。”中心意思就是跟著老子有肉吃,衛青哪裏聽過這麼多誘惑人的條件,之前也從沒有人像顯擺似地將這麼多的好處擺在他麵前,就差直說哥哥罩你了。
於是剛從鄉下土包子小奴隸變身建章所有騎郎的老大沒多久的衛青當下就點點頭許諾了。
再後來,衛青一直記得劉徹最初對他的好,劉徹也記得當年看起來可愛到不行兩眼眨巴眨巴就讓他停不下賞賜的手的小少年。
總之兩個人對彼此的第一印象都異常良好,這種好感在今後幾十年的君臣相處中一直發揮著神奇的作用,以至於很多盼著他們兩個鬧翻好從中牟利的人,直等到衛青去世後也愣是沒撈到一點好來。
想起以前日常相處的溫馨點滴,劉徹忍不住笑出聲來,這笑聲在夜晚的墳墓麵前總歸顯得有些驚悚,那些跟隨劉徹的小黃門越發戰戰兢兢了起來,不知道陛下鬧的是哪一出。
劉徹笑完之後滿意地打量四周,衛青的墳墓已經安排得離帝陵非常近了,西邊的墓園圍牆幾乎挨著帝陵的壕溝——這個距離已經近到帝陵內豢養著的白鶴,半夜溜個彎都能飛到衛青墓頂上棲息。
劉徹覺得自己對衛青真是太好了,就連死後他們兩個都離得那麼近,這已經是能夠將外臣安排得最近的位置了。
這麼想著劉徹突然又覺察出幾分衛青的可恨起來,他都對這家夥那麼好了,這個沒心沒肺的,居然連自己招魂都不肯屈尊前來,可見根本沒將我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