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開元十年23(1 / 2)

劉徹回到過去的時候,看到的就是柏梁台上的火焰衝天的駭人情形。

和衛青驟然被東方朔推了回去不同, 東方朔在推劉徹之前, 還抽空在他眼皮上抹了什麼涼涼的東西。

“這是什麼?”劉徹連忙問。

“回稟陛下, 這是傳說中可以讓人看見鬼的牛眼淚。”東方朔留下這句話後,劉徹就被呼嘯而至的風聲吞沒了。

玉印, 玉印還在柏梁台上放著!

既然在唐代的時候那枚玉印是改變尉緹命數的關鍵,劉徹當然會重點看護它。於是劉徹馬上命人衝入火場,將玉印搶救了出來。

劉徹還記得玉印原本在柏梁台受災的時候被火焚燒過, 印上尤留有火炙的痕跡, 現在多虧他搶救及時, 玉印還安然無事。

至於柏梁台……劉徹回來的這個時間已經救不回了。

柏梁台的大火整整燒了一天一夜,方才被冬日的細雨徹底澆滅。

盡管來之前被東方朔抹了牛眼淚, 劉徹卻在未央宮到處都沒有找到衛青的魂魄, 倒是被他發現了幾個新死的鬼魂在宮牆外晃悠, 探頭探腦卻不敢進來。

為此劉徹特地喚了公孫卿前來詢問, 公孫卿想了一下說:“大概未央宮依龍首山而建,宮內均有龍氣為護, 尋常鬼魂根本不敢靠近。”

“朕明白了。”劉徹點了點頭就將公孫卿關起來了, “以後你就每天負責給大將軍招魂, 招不來就閉門思過吧。”

公孫卿:“………………!!!!!”

劉徹的想法其實很簡單,雖然公孫卿的法術時靈時不靈,但他到底是見證過公孫卿創造的奇跡才能回到這裏的, 那麼把公孫卿關起來強迫他每天作法,十次裏麵總該有一次能成功吧?

然而七七四十九天過去了, 公孫卿的招魂都沒有任何進展。

劉徹急得不行,這個時候突然想起了那枚此時被他掛在胸口珍藏著的玉印。

將玉印舉了起來,對著燈光左看右看,劉徹愣是沒看出什麼不同來,他將玉印托在手掌心上,大踏步向外麵走去。

走到庭院裏的時候,玉印在月下的某個角度,突然發出了微弱的光,劉徹湊過去仔細看,隻見玉印上那條螭龍體內有隱隱的淡綠色光暈在閃動。

這難道是……?!!

劉徹整個人都震驚了。

已經被劉徹關禁閉了許久的公孫卿重見天月,此時整個人都還處在難以置信的懵逼感中,就被坐在榻上的皇帝拋過來的一句話重新聽得楞了。

“朕覺得大將軍的靈魂好像就藏在這方玉印裏,公孫卿,你有辦法能將他喚出來嗎?”

接下來的十天裏,公孫卿無非是從一個小黑屋換到了另外一個小黑屋,不過好在皇帝已經給他提點了努力的方向,公孫卿使出畢生絕學,竟然真的找到了解決辦法。

他讓劉徹布置了一個真正不透光的小黑屋,然後在裏麵點燃了七根蠟燭,按照北鬥七星的方位擺放,在鬥柄所指的方向,擺放了一麵篆刻著四方神獸圖案的銅鏡,而玉印就擺在銅鏡前麵的一個小巧的水晶托盤上。

仿照招魂法術進行改良後,公孫卿在蠟燭前方懸掛著一麵白色紗幔,銅鏡反射過來的蠟燭的亮光,透過玉印,正好投射在紗幔上,形成了一個圓形的光斑。

而光斑中那玉印上盤踞的螭龍投影顯得活靈活現,隨著公孫卿的法術而漸漸站立了起來。

螭龍是一種無角的龍,腦袋上長著一對方圓的貓耳,此時映在紗幔上的耳朵抖了抖,顯得憨態可掬。

在紗幔前還擺著一個大水缸,對此公孫卿解釋道:“螭龍是水精,這也是玉印在柏梁台大火中很難被燒壞的原因,施法時放置水缸,才能讓螭龍活起來。”

果然隻見紗幔上的螭龍原地搖頭擺尾走了兩步,突然歪頭朝著水缸的方向側了側,隻見一道細細的水線從水缸中升起,一直沒入紗幔中。

而隨著缸中水位不斷降低,螭龍甩動那被雕刻著卷雲紋的尾巴上不斷升騰出雲霧,在上空盤旋成了一朵小巧的雨雲。

在雨雲中藏著一團幽幽的綠色光暈,隨著螭龍的影子越來越活潑,那綠色的光團也開始徐緩地轉動起來。

“這是…………”劉徹激動地上前一步,幾乎要將紗幔掀開。

“陛下,使不得。”公孫卿連忙上前攔住劉徹的去路,“法術隻有利用幻影成像,一旦紗幔揭開,我們所看到的一切都會消失不見。”

劉徹謹慎地在紗幔麵前停了下來,對著裏麵連喚幾聲:“衛青,仲卿……你可曾聽見?”

紗幔裏靜悄悄的,隻有螭龍細幼的龍吟聲傳來。

“大將軍的靈魂此時尚在沉睡,猶如人的幼年時期,陛下需小心供奉,等到高樓重起,也許大將軍便可複蘇。”公孫卿在紗幔上將那團綠光放大,劉徹果然看到裏麵仿佛有一個幼童蜷縮著手腳沉睡著。